"研"之有悟 考研動機、時機選擇分析
那么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考研戰爭",擁有怎樣的心態才能獲得比較大的成功概率呢?根據對多年來通過輔導成功的學生人數的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繼續深造的機會
在我們輔導過的取得考研成功的學員當中,據不完全統計,有三成左右的考生奔著繼續深造的目的而選擇考研。
這部分同學又根據深造的訴求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大部分是應屆考生,他們認為讀研一方面可以鍛煉自身專業素質,幫助自己打造專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在職場上取得優勢,謀得高薪工作或者在專業領域繼續深耕,獲得非凡的專業成就。兩三年的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之后,將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
我們認為從目前的大形勢來看,隨著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社會對個人學識的要求會逐步提高。也就是說,擁有更高的學歷,將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大學四年當中,同學們能夠學到的專業知識并不是很多。本科階段并不是要教會同學們多少專業知識,這個階段的課程大多會比較寬泛,往往是面廣而深度不夠。而進入研究生階段后,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使你們能在某一個領域或某一個方向深入下去,從而對該方向能有清晰的認識、準確地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并具備進一步技術開發或學術研究的能力。
有深造目標的人選擇考研進而讀研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選擇,并且這類考研人也是比較有可能成功的,因為研究生導師比較喜歡真正想做科研的學生。
第二種類型的人群是想在工作崗位上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業務素質、提升業務水平。因為研究生期間是一個可以靜下心來認真學東西、做事情的時期。這也是為什么有很多考生放著高薪不要,卻選擇考研這條路的原因。
第三種類型的人懷著考研后出國深造的理想而考研,在他們看來國外擁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就算將來回國工作也至少在國外鍍了一層金!而對于一些本科院校"出身不太好"的同學來說本科后直接出國很難申請到國外一流的大學,因此他們不得不選擇先讀研再以研究生院校為跳板出國深造。
追逐自己的興趣,提升專業的水準
很多人的本科專業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主要是由于當初填報專業的時候對所報考專業的研究領域、應用價值和發展前景一無所知,或是因為分數低而被硬性調劑的,或是由父母、親人代為選擇的。進了大學之后,他們才發現自己對專業實在提不起興趣,通過某些途徑與機緣巧合,反倒開始對其他專業產生了興趣,于是想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深造和發展。對于很多院校而言,如果你進大學后第一年扎實勤奮地學習,成績能夠排在年級前10%,那么,在大二開學時通常有一次轉專業的機會。如果沒把握住這次機會,通過考研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還有部分人在工作崗位上待了幾年之后,終于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于是想在感興趣的領域深造,那么考研進而讀研也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之一。
在讀研期間,我們完全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毫無拘束地追逐自己的興趣。"興趣和愛好是比較好的導師",因為興趣,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專業;因為專業,所以高能;因為高能,所以高就。我們在閱讀那些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時,感受比較深的就是他們對專業的摯愛與癡情。只有熱愛自己的專業,才能做出非凡的成績。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