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帶各位考生來學習一下考研政治近代史綱要第八章第一節中的重要內容: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一、新解放土地改革
1950-1953:在新解放區進行土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了這次土改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改中對待富農的問題,由解放戰爭時期征收富農多余的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為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這次土改使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獲得了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占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民獲得了翻身解放。這次土地改革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歷次土改運動中進行的最好的一次。
二、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運動。
三、鎮壓反革命
鎮壓反革命運動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清查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政治運動,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稱的"三大運動"之一。
四、"三反"
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國共產黨在黨政機關開展的"三反"運動。這一運動是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為核心的一場大規模的群眾政治性運動,旨在懲治腐敗,拒腐防變,保持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五、"五反"
1952年初,在全國大城市中,開展了大忌不法資本家的行賄、偷稅漏稅、盜竊國家財產、偷工減料、盜竊經濟情報等不法行為的大規模群眾性政治運動。這一運動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的重組,初步改變了私營經濟的性質,為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和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
六、開始采取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步驟
【過渡的步驟】
1949年至1952年期間,在著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的同時,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實際上也開始實行。
第一,沒收官僚資本,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有經濟領導地位。
沒收官僚資本的雙抽性質:從反對帝國主義的附庸--中國的買辦資產階級的意義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性;從反對中國的大資產階級意義上看,它又具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并在企業內部進行民主革命和生產改革,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主體部分被改造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國有經濟了。
第二,開始將資本主義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加工、訂貨、統購、包銷。
第三,引導個體農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5.04
我們總結了2016考研政治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以下是關于“解放區土改和團結爭......
13
2015.04
我們總結了2016考研政治每章節的基干知識和高頻考點呈現給大家,便于各位便捷高效的復習。以下是關......
10
2015.04
我們總結了考研政治中關于“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09
2015.04
我們總結了考研政治中關于“五位一體”的相關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2016考研政治毛中......
09
2015.04
我們總結了考研政治關于“民族政策、黨建”的相關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2016考研政治......
07
2015.04
為了幫助大家在暑期之前做好復習鋪墊,跨考考研政治教研室喻攀老師編寫了“2016考研政治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