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凝聚態物理(二)
上海大學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是于2014年新成立專業性交叉學科研究機構,下設有材料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材料制備科學與表征技術研究所、智能材料及應用技術研究所、先進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二級機構。研究院擁有一批學術思想活躍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名(含兼職2名),973首席科學家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名,以及一批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學者。研究院在集成計算與材料設計、結構材料、能源材料、智能與功能材料等領域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基于材料基因組思想的理論-計算-表征-性能的集成式材料研究新方法探索,開展多尺度材料計算在材料性能優化與調控中的應用研究,材料的高通量制備與表征,材料加工過程及服役過程的熱力學和動力學計算等方向科學研究。研究院坐落于花園式現代化校區上海大學校本部東側,桃浦之畔,規劃有一萬五千余平米的研究院科技園區,環境優雅,學術氣氛濃厚,是有志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領域優秀學子深造成才的理想場所。
凝聚態物理學科主要研究凝聚態物質的微觀結構及其變化過程與宏觀物理性質之間的本質關聯。凝聚態物理以固體物理為基礎,研究對象除晶體、非晶體與準晶體等固相物質外還延拓到稠密氣體、液體以及介于液態和固態之間的各類居間凝聚相。研究內容包括力學、熱學、電學、磁學和光學等物理性質。
凝聚態物理的核心是理解凝聚態物質的結構-過程-性質間關系的物理微觀機理,并在理解物理機制基礎上,對新材料的研發和工藝優化提供指導;凝聚態物理是材料物理和近年來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關注的“材料基因組”的核心和基礎。材料基因組強調物理理論-材料計算-制備和結構-性能表征-材料數據庫的集成,每一環節都是以凝聚態物理知識為基礎。
研究方向:
01.計算凝聚態物理及計算材料物理的方法與應用(含第一性原理量子力學、分子動力學、相場、熱力學相圖和有限元計算)
02.新能源材料物理(鋰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和熱電材料等;能量轉換和存儲、電子-離子-聲子輸運物理)
03.無機非金屬材料(如氧化物陶瓷)和金屬合金材料(如高溫合金)研究
04.軟物質(如聚合物、復雜流體)材料的研究
05.新型功能材料設計、晶體制備與器件物理
06.強關聯電子系統與量子相變
07.自旋電子學與磁性物理
指導教師:
張統一、陳立泉、王崇愚、張金倉、曹世勛、溫維佳、劉軼、任偉、施思齊、巫金波、高興華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 201英語一
3. 612普通物理(一)
4. 812量子力學 或 895數學物理方法 或 896固體物理
5. 復試科目:固體物理 或 量子力學(復試科目與初試科目不得重復)
備 注:
1. 本專業在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培養。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