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學:注意得認知理論
在2016考研心理學中,心理學導論作為備考的整體第一部分,是打牢備考基礎的關鍵,注意的認知理論是意識和注意這一重要知識點中的一個分支,希望各位考生能融會貫通的學習與掌握2016考研心理學導論。
一、注意選擇的認知理論
1.過濾器理論(瓶頸理論、單通道模型):布羅德本特在徹里的雙耳分聽實驗基礎啊上提出了過濾器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神經系統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對所有的感覺信息進行加工,這樣就需要一個過濾器對信息進行選擇,選擇較少的信息進入高級分析階段,其他信息被阻斷在外。過濾器工作方式是“全或無”的。
2.衰減理論:特瑞斯曼在各類的雙耳分聽實驗基礎上提出了衰減理論,她承認過濾器的存在,但過濾器并不是按照“全或無”的方式工作,它既允許信息從注意的通道中通過,也允許從沒有注意到的通道經過,只是后者受到衰減,強調上減弱了,并沒有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不同,有些刺激對人類意義重大。
3.后期選擇理論(反應選擇模型):
A.再后來雙耳分析實踐中,向被試的雙耳聽到靶子詞語,包括靶子詞,且隨機呈現右耳或左耳,數量也相同,要求被試不管哪只耳朵聽到靶子詞,都作出反映。結果發現,左耳和右耳對靶子詞的反映正確率很接近。據此,多伊奇提出了后期選擇理
B.該理論認為,過濾器不在于選擇知覺刺激,而在于選擇對刺激的反應;輸入的信息在進入過濾裝置或衰減裝置之前已得到充分分析,然后再進入過濾或衰減裝置,選擇是發生在加工后期的反映階段;選擇標準是刺激對人的重要性,重要的反應,不重要的不反應。
C.該理論可解釋Stroop效應。
4.三種理論的比較:
①過濾器理論與衰減理論都認為高級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須由過濾器來加以調節;過濾器的位置處于觸及分析和高級的意義分析之間,因而這種注意選擇具有知覺性質。但過濾位于察覺和識別之間,反應選擇模型認為過濾器位于識別與反映之間。
二、注意分配的認知理論
(1)認知資源理論:①卡尼曼認為,注意是一種有限的認知資源,對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認知資源,刺激越復雜或加工越復雜,占用的認知資源越多。②輸入刺激本身并不自動地占用認知資源,在認知系統內,有一個機制負責資源的分配。人對認知資源的分配是靈活的,人可以根據情景把認知資源分配到重要的新異刺激上。③例如,一個嫻熟司機可以毫無困難地一遍開車,一遍和別人交談。
(2)雙加工理論:①謝夫林等人認為,人類的認知加工有兩類,自動化加工和受意識加工的控制。②自動化加工不受認知資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動化進行的,在習得或形成后,其加工過程比較難改變。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7
2015.11
2016考研:專業課看書更有效的方法 考研各門科目中,考研專業課往往是復習量最大的,有些專業光......
17
2015.11
2016考研心理學:意識與無意識 在2016考研心理學的備考中,心理學導論部分可謂是入門章節,是......
17
2015.11
中醫綜合試卷內容結構與題型結構分析 考查目標:中醫綜合考試范圍為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
17
2015.11
農學考研試卷結構及專業課考試內容 1. 農學考研試卷結構 試卷每科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80分......
17
2015.11
法律碩士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分析 1、專業基礎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本試卷滿分為150分,......
17
2015.11
西醫綜合試卷結構與考查內容分析 一、試卷分布 本試卷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總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