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認識,經過了一個逐步探索的過程。毛澤東思想中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是考研政治中客觀題考點。文都考研政治老師今天把這個考點的來龍去脈給同學們整理一下: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
在領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革命實踐斗爭中,毛澤東相繼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論。
1938年11月,毛澤東在《戰爭和戰略問題》中明確指出:“共產黨的任務,基本地不是經過長期合法斗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道路理論完全確立并達到成熟。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依據: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內無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義的壓迫,外無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的壓迫,中國革命的斗爭形式只能是武裝斗爭;另一方面,近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和革命的主力軍。
中國革命之所以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同樣是由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第一,中國是眾多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國家。第二,近代中國的廣大農村都深受反動統治階級的多重壓迫和剝削,人民革命愿望強烈,加之經歷過民主革命的洗禮,革命的群眾基礎好。第三,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為在農村建設革命根據地提供了客觀條件。第四,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為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鞏固和發展提供了堅強后盾。第五,黨的領導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錯誤,為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觀條件。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理論的內容
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必須處理好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內容,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農村根據地建設和土地革命的強有力保證;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戰略陣地,是進行武裝斗爭和開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考研政治的復習也是點滴積累的過程。希望同學們從每一個小知識點積累起,終將形成完整成熟的知識體系來輕松應對考研。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8
2016.01
考研政治復習階段要注意什么 考研各科目中,政治的復習可以說入門最快、看上去最容易的,畢竟......
28
2016.01
寒假了,考研政治如何備考 寒假的假期已經開始了,準備參加2017考研的學生要重視起來,下面是......
28
2016.01
2017考研:政治復習前期需要了解的知識 考研的意義是在于你真正投入的過程。請務必堅持信念,......
26
2016.01
2017考研政治寒假如何復習 寒假伊始,2017考研學子該如何利用這個寒假好好復習2017考研政治呢......
26
2016.01
2017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最近文都考研政治老師收到很多同學的建議說,希望在正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