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歷年真題知識點透析: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
近代中國,為了反抗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也開始了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其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主要包括農民階級發動的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地主階級發動的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的戊戌維新運動以及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辛亥革命,在考研政治史綱的考查中,尤其要注意歷次運動的主張。
甲午戰爭的失敗。標志著地主階級發動的洋務運動的失敗,而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掙脫外國資本主義和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資產階級的改良思想迅速傳播開來,逐步形成為變法維新的思潮,并發展成一場變法維新的政治運動。但是維新派的變法維新活動引起封建守舊派和反對改變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務派的反對,他們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對維新思想發送攻擊。于是維新派與守舊派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論戰。論戰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
首先,要不要變法。守舊派堅持不變法,而維新派則認為只有變法,革除積弊,才能挽救中國所面臨的危亡局面。
其次,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守舊派認為民權有百害而無一益。維新派則運用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碩,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作了批判。主張從根本上否定君主專制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比較后,要不要廢八股、該科舉和興西學。守舊派反對西學,洋務派認為像的軍事和技術可以學習,但堅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舉八股。針對洋務派“中體西用”的口號,維新派則認為體用是不可分的。
意義:維新派與守舊派的這次論戰,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從內容上來看,考生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論戰內容的第三個方面,即“廢八股、改科舉”,而有的題目則將選項表述為“廢科舉”,這是錯誤的,因為科舉制度的廢除則是在1905年清末“新政”中規定的。
由此來看2013年單選題第9題,題干通過對“中體西用”的批判,考查維新派與洋務派分歧的實質是,這就于論戰的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一致的,即對待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別。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復習史綱時,對于基本史實、基本知識點是考生首先要掌握的,只有在把握基礎知識之后,才能更好的梳理近現代史中的線索。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4
2016.05
考研政治歷年真題知識點透析:甲午戰爭 近代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遭受了外國資本-帝國......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政熱點解讀:改革開放歷程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事:“網信事業發展”考點解讀(二)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事:“網信事業發展”考點解讀(一)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考點:黨的建設“兩學一做” 2017考研的考生注意了,關于黨的建設的問......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事: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哲學依據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