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難點:哲學基本觀點好區分
哲學基本問題的把握一直是考研政治的難點問題,同學們普遍反映哲學基本觀點的區分有點難度。在此,文都教育考研政治老師教您如何輕松記憶并區分哲學基本觀點。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意識和物質、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即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二,思維能否認識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即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為了回答上述問題,形成了很多派別,不同的派別形成了不同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種對立: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唯物主義——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第一性;
唯心主義——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意識第一性;
這個對立討論的是“世界是什么?”,唯物主義主要經歷過以下幾種發展形態:(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這一觀點把物質歸結為一種或幾種原始物質,如水、火、土、木、金;氣;原子,大家記住這幾個關鍵字,就很好區分了。舉個例子,東漢王充提出:“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古希臘哲學家泰利斯認為,萬物產生于水,并經過各種變化之后又復歸于水。(2)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又叫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一切事物看作是力學的運動,把人和動物都看成機械體,否認了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即人的主觀能動性。(3)現代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所有事物的共性——客觀實在性,看到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由此可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機械唯物主義都把物質看成了一個東西,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則看到了世界的共性才是物質。
唯心主義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之分,主觀唯心主義從人的主觀精神出發,認為感覺、經驗、意志、理性、心等決定了世界的變化。舉個例子,如風吹動旗子飄揚,主觀唯心主義會認為“不是風動,不是旗動,是我的心在動”;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精神決定了事物的發展,如理念、絕對觀念、絕對精神、宇宙精神、神(道、理)。所以,只要認為是人的精神決定的就是主觀唯心主義,不是人的精神決定的就是客觀唯心主義。
2、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如下圖:
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認識或不能被完全認識,不存在同一性。如下圖:
3、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這個對立回答的是世界是怎樣存在的問題,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聯系的還是孤立的,是發展的還是靜止的。辯證法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世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形而上學堅持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很多同學認為“形而上學”這個概念比較難以理解,形而上學,從字面來看就是只從形式上學,簡單來講就是只求形式表面,忽略事物內在的聯系。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人看到羊喜歡吃青草,就認為所有的動物都喜歡吃草。
文都教育考研政治老師告訴大家: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2016年考研真題單選第2題就涉及到這個知識點,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區分這幾種觀點,一定能夠答對這道題。2017年有很大可能性考到此知識點,同學們要熟知這幾個觀點的特征。
有一種觀點認為,“自由不存在于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自由’倒過來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隨心所欲”。這兩種關于自由的觀點( )
A.前者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后者是唯意志論的觀點
B.前者是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后者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C.前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后者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D.前者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后者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關鍵詞: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可知論、形而上學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7
2016.07
2017年考研政治時政——習總“七一講話”(十五)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
07
2016.07
2017年考研政治時政——習總“七一講話”(十四)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
07
2016.07
2017年考研政治時政——習總“七一講話”(十二)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
07
2016.07
2017年考研政治時政——習總“七一講話”(十一)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
07
2016.07
2017年考研政治:馬原第一章總論知識點解析 伴隨著緊張的復習節奏,我們廣大考研學子復習的行......
07
2016.07
2017年考研政治時政鹽城龍卷風及夏季防汛抗洪 每年的夏季都是雨水自然災害頻發的季節。近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