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一句俗到掉渣的話——“往事不堪回首”,用以形容過去兩年里對數學從比較初的恐懼到慢慢的開竅,再到比較后積累起來的小小的自信。一戰84分,二戰135分,走過很多彎路,也收獲了很多領悟。
1、大一大二沒學好,底子很差,考研數學能學好嗎?
我也是文科出身,大學就認真學了點高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完全是后期自己重新學的,身邊也有本科是學法律,英語出身的到比較后數學考了140多的神人,不管基礎怎樣,自己首先要有自信,一開始啃起來很痛苦,千萬不要退卻,堅持到比較后就是勝利。個人覺得,在應試的大環境下,會做題很重要,有時候不用理解太深,但是前期數學復習時間很充裕,一定要把基礎打好。
2、平時模擬真題都能考130多甚至滿分,到比較后卻在100左右徘徊。
一戰結束,我也是如此,備受打擊,從頭到尾認真思考了一下,總結了以下教訓:首先,我們在做復習全書時,其實很多題都是從往年真題改編而來的,甚至有很多是原題,解題思路基本一致,所以當我們做完兩三遍全書再做真題時一般都會得很高的分數,而當我們上考場時遇到的題會完全跟往年真題的突破口不一樣;其次,平時練習再怎么模擬也不能模擬考場上的氛圍,心理素質稍微差點的發揮不出平時的水平;再次,平時模擬題做的太少,沒有掌握一定解題技巧和解題策略,例如選擇題的特殊值法;比較后,片面地以往年的真題的重點作為重點,認為沒考過的不會考,結果可想而知,例如今年的填空題線代的配方法,很多人都沒想到這個方法,這是往年都沒考過的。
3、很容易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錯誤,例如點錯小數點,進錯位,1+1算錯等等。
這從側面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計算能力的問題,近幾年數學對計算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大家一定要盡量避免這些小錯誤,這里跟大家介紹一個方法,是我在網站上跟一個學姐學到的,實踐證明比較有效。找幾張A4紙,標上日期,每天做題的時,將自己犯的低級錯誤總結到紙上,白紙黑字寫清楚,如“2014年,5月6日。1、計算2乘2時算成了2加2。2、矩陣往草稿紙上抄時抄錯了數。3……”,不要怕繁瑣,只要你堅持寫到比較后,然后空閑的時間翻一下,下次就會注意了,而且還能看出自己反復出現的錯誤,時間久了這些失誤會大大降低。
數學成績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準備時間一定要充分。首先對各個知識點做深入細致的分析,注意抓考點和重點題型,同時逐步進行一些訓練,積累解題思路,這有利于知識的消化吸收,徹底弄清楚有關知識的縱向與橫向聯系,轉化為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2
2016.12
整合多方經驗,告訴你沖刺階段必做的十一件事以及不可忽視的細節。......
02
2016.12
考研數學各種題型,哪里最容易失分,大家了解么?......
02
2016.12
小編提醒大家要重點關注本科目,不要落后,尤其在復習方法上要注意糾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