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復習已進入倒計時沖刺階段,為了方便考生復習,下面精選了2017考研政治思修部分的習題,供考生學習參考。
注重道德傳承 加強道德實踐
一、單項選擇題
1.道德的功能集中體現為,它是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及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重要精神力量。道德比較突出也是比較重要的社會功能是
A.調節功能
B.激勵功能
C.認識功能
D.評價功能
2.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調節的主要形式是
A.社會輿論
B.道德評價
C.傳統習慣
D.人們的內心信念
3.兩千多年前的《詩經》提出“夙夜在公”,西漢的賈誼提出“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明代的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這些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
A.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B.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C.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嬌防矜
D.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4.《禮記·中庸》強調:“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要求人們通過勤奮學習,學以成性,“變化氣質”。這反映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是
A.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B.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C.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D.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關鍵是要
A.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B.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C.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
D.發揚顧全大局、誠信友愛、扶貧濟困的精神
6.中國傳統道德提醒人們“事思敬”、“不居功”、“擇善而從”。老子也曾以江海處下而為百谷王的事實,告誡人們不要“自矜”、“自伐”、“自是”。這說明
A.恪守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B.要謙敬禮讓,克驕防矜
C.道德理想的實現是一種高層次需要
D.人際和諧與道德修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7.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于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是,社會主義道德
A.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B.對社會行為的調節是非強制性的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種良知和善良意志
D.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重大影響
8.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要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分別是
A.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
B.經濟建設和集體主義
C.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
D.理想信念和為人民服務
9.中國革命道德具有豐富而獨特的內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則、要求、態度、修養、風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識方面的“應當”。其中,革命道德的靈魂是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終身自律,保持節操
C.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撓的精神
D.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系
10.從1998年特大洪水到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和汶川地震,再到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鑄就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唱響了集體主義的壯歌,不斷加深了人們對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理解和認識。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要求的底線是
A.無私奉獻,一心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D.公私兼顧,不損公肥私
二、多項選擇題
1.蔡元培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由此可見,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道德對個人的作用是
A.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促進人的自我完善
C.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D.強制規范人的行為
2.近年來,杭州涌現出吳菊萍、吳斌、黃小榮等一批來自普通崗位的先進典型,他們用愛心和善舉,感動了杭州、感動了全國,被人們譽為“比較美人物”。“比較美人物”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傳遞了道德建設正能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統中,主要的功能包括
A.認識功能
B.規范功能
C.調節功能
D.評價功能
3.道德調節所賴以發揮作用的力量是
A.社會輿論
B.傳統習慣
C.內心信念
D.科學技術
4.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認識自己對家庭、他人、社會的義務和責任,使人們的道德實踐建立在明辨善惡的認識基礎上,從而正確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積極塑造自身的善良道德品質。道德的認識功能的發揮所借助的形式包括
A.道德觀念
B.道德行為
C.道德準則
D.道德理想
5.對于人類社會來說,道德發展已經經歷了五種歷史類型,即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以及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就道德的發展來說,其規律是
A.在階級社會中,只有統治階級的道德
B.道德在一定時期可能有某種停滯或倒退現象,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是向上的、前進的
C.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類型的道德
D.每一個社會都有與其經濟基礎相適應的占統治地位的道德
6.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曲折上升的歷史過程。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
A.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B.道德調控的范圍不斷縮小
C.道德調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斷豐富、更加科學
D.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7.中華傳統道德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體現,是對中華民族道德實踐經驗的總結、提煉和概括。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是
A.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B.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需要
C.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D.實現共產主義的需要
8.在對待傳統道德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觀點。一種是歷史虛無主義,另一種是全盤復古論。兩種觀點的錯誤在于
A.都割斷了道德的歷史與發展的關系
B.都對社會發展特別是道德文化的進步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C.都否定道德的歷史進步性
D.都主張以傳統道德代替社會主義道德
9.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是一個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屬于精華的部分,表現出積極、革新、進步的一面。屬于糟粕的部分,則表現出消極、保守、落后的一面。做好取舍和創造性的轉化工作的依據是
A.是否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B.是否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
C.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是否有利于繼承和發揚革命道德
10.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是一個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屬于精華的部分,表現出積極、革新、進步的一面;屬于糟粕的部分,則表現出消極、保守、落后的一面。中華傳統美德作為中國道德傳統的精華部分,為今天的道德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要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此,應該
A.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
B.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C.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D.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全盤復古論兩種錯誤觀點
11.習近平強調,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中國革命道德是一種既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力量。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有利于
A.加強和鞏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
B.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C.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D.培育良好的道德風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
12.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中國共產黨人、人民軍隊、一切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中所形成的優良道德。它是
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B.中國優良傳統美德的繼承、延續和發展
C.中華傳統美德新的升華和質的飛躍
D.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道德財富
13.中國革命道德具有豐富而獨特的內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則、要求、態度、修養、風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識方面的“應當”。除了“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外,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還有
A.崇尚精神
B.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C.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系
D.終身自律,保持節操
14.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這是因為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切實加強道德建設
B.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引領,協調好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利益關系
C.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D.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
15.建設的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這是因為,為人民服務
A體現了普世價值的要求
B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
C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
D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
16.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基本內涵有
A.壓制個人,束縛個性
B.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C.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統一
D.重視、保障和發展個人的正當利益
17.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重要論述,稱為“三嚴三實”講話。下列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與以上講話思想相一致的是
A.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B.吾日三省吾身
C.察色修身、以身戴行
D.君子慎獨
18.2014年10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啟動籌建。截至2015年4月2日,提出申請以意向創始成員國身份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地區)總數已達52個,其中31個國家已成為正式的意向創始成員國。中國倡議設立這一亞洲區域新多邊開發機構,所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B.兼相愛,交相利
C.親仁善鄰,協和萬邦
D.道雖邇,不行不至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考點】道德的主要功能
【解析】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認識功能、規范功能和調節功能。其中,調節功能是道德比較突出也是比較重要的社會功能。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2.【答案】B
【考點】道德的主要功能
【解析】道德評價是道德調節的主要形式,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A項社會輿論、C項傳統習慣、D項人們的內心信念是道德調節所賴以發揮作用的力量,與題干不符,故排除不選。
3.【答案】B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解析】“夙夜在公”指日夜為公家辦事,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國而忘家,公而忘私”認為朝廷官員應當以公心滅除自己的私欲,這樣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顯示了強烈的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而獻身的精神。B選項符合題意,故為正確選項。
4.【答案】B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解析】ABCD都屬于中華傳統美德基本精神的內容,“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意思是指廣泛地獵取知識,對不明之處追問到底,認真分析仔細考察,對所學加以區分取精華去糟粕,堅定地將真理付諸實踐。B項符合題意,故為正確選項。
5.【答案】C
【考點】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解析】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長期以來,集體主義已經成為調節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比較重要的原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故根據題意,本題正確答案為C。
6.【答案】B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解析】在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謙敬禮讓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謙敬既是個人自身修養的美德,也是為人處世的道德要求。謙即自謙,虛以處己,禮以待人。“事思敬”、“不居功”、“擇善而從”體現了這一點。中國傳統道德在提倡謙敬禮讓的同時,提醒人們不驕不矜,戒驕戒躁,老子告誡人們不要“自矜”、“自伐”、“自是”也是同樣的道理。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其它選項均不符合題意。
7.【答案】A
【考點】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解析】為人民服務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于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為無關干擾項,故排除不選。
8.【答案】C
【考點】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解析】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建設的現實狀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9.【答案】C
【考點】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
【解析】ABCD項都屬于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靈魂,故本題選C。
10.【答案】D
【考點】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審題能力。ABCD四個選項從高至低按程度來排,比較高的是AC,其次是B,再次是D。題干問“底線”,故D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C
【考點】道德的社會作用
【解析】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道德為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服務,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有著重大的影響;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項表述錯誤,故排除不選。
2.【答案】ABC
【考點】道德的主要功能
【解析】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認識功能、規范功能和調節功能,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
3.【答案】ABC
【考點】道德的主要功能
【解析】道德評價是道德調節的主要形式,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是道德調節所賴以發揮作用的力量,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
4.【答案】ACD
【考點】道德的主要功能
【解析】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觀念、道德準則、道德理想等形式,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CD。
5.【答案】BCD
【考點】道德的歷史發展
【解析】道德發展的規律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進程大體一致。雖然在一定時期可能有某種停滯或倒退現象,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是向上的、前進的,是沿著曲折的道路向前發展的,故B項說法正確。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類型的道德,是對人類道德傳統的批判繼承,并必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與時俱進,故C項說法正確。每一個社會都有與其經濟基礎相適應的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在統一社會形態中,不同的階級或人群還會有不同的道德;在階級社會中,占社會統治地位的道德是統治階級的道德,而同時存在著的被統治階級的道德則總是處于從屬的地位,故D項說法正確,A項說法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BCD。
6.【答案】ACD
【考點】道德的歷史發展
【解析】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于促進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故A項正確;道德調控的范圍不斷擴大,調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斷豐富、更加科學合理,故B項錯誤,C項正確;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故D項正確。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CD。
7.【答案】ABC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當代價值
【解析】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需要,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故ABC正確。D項與題干無關,故排除不選。
8.【答案】ABC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解析】歷史虛無主義和全盤復古論的觀點都割斷了道德的歷史與發展的關系,否定道德的歷史進步性。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無論是虛無論還是復古論,都對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道德文化的進步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故ABC說法正確。歷史虛無主義是對傳統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盤否定,甚至主張“全盤西化”。全盤復古論是對傳統道德中的精華和糟粕缺乏科學辨別,刻意拔高傳統道德特別是儒家傳統道德,主張以傳統道德代替社會主義道德。故D項說法錯誤,只有全盤復古論主張以傳統道德代替社會主義道德。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BC。
9.【答案】ABC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解析】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結合時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準,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供豐厚的道德資源,賦予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以鮮明的民族特色。故ABC說法正確,D項是無關干擾項,應排除不選。
10.【答案】ABCD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解析】實現對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故ABC正確。此外,在對待中國傳統道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問題上,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全盤復古論兩種錯誤觀點,故D正確。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11.【答案】ABCD
【考點】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
【解析】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有利于加強和鞏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引導人民梳理正確的道德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利于培育良好的道德風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12.【答案】ABCD
【考點】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
【解析】中國革命道德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對中國優良傳統美德繼承、延續和發展,是中華傳統美德新的升華和質的飛躍,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道德財富。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13.【答案】BCD
【考點】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
【解析】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包括: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終身自律,保持節操。故BCD項正確。A項崇尚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與題意不符,故排除不選。
14.【答案】ABCD
【考點】著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道德建設
【解析】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切實加強道德建設;第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引領,協調好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利益關系;第三,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第四,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15.【答案】BCD
【考點】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解析】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第一,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第二,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第三,為人民服務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故BCD正確,A項本身錯誤,故排除不選。
16.【答案】BCD
【考點】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解析】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強調國家利益、社會整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故BCD正確。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促進和保障個人正當利益的實現,使個人的才能、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對于集體主義來說,只有個人的價值、尊嚴得到實現,個人的正當權益得到保證,集體才能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故A錯誤。綜上所述,本題選擇BCD。
17.【答案】ABCD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解析】題干中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是對個人道德修養、精神境界、行為規范的要求。A項是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的體現,BC項是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的體現,D項是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之一。ABCD均符合題意,故全選。
18.【答案】ABC
【考點】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解析】題干中我國倡議建立亞投行是促進各國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舉措,體現了我國傳統美德中的“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ABC三項正是代表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的名言警句,故正確。D項強調的是提高道德修養,通過道德踐履來塑造理想人格,與題意不符,故排除不選。綜上所述,本題選擇ABC。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6
2016.12
考研政治思修習題......
06
2016.12
考研政治思修習題......
06
2016.12
考研政治思修習題......
06
2016.12
考研政治思修習題......
06
2016.12
翻譯碩士考研沖刺習題......
06
2016.12
翻譯碩士考研沖刺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