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人
中國學者習慣上稱為猿人,生存年代170(或150)萬年前至30(或20)萬年前,其化石在歐、亞、非三洲均有發現。其頭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壯;腦容量大約從800毫升到1200毫升,平均身高為160厘米;下肢結構與人類十分相似,大腿骨接近現代人,其直立人行走的姿勢已很完善。
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稱古人,生活于距今25萬年至4萬年前。其體質形態已和現代人接近,但仍帶有一些原始特點,如眉脊發達,前額低斜、鼻部扁寬、頜部前突等,腦容量平均為1350毫升。其化石目前在亞、非、歐三洲有多處發現。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也稱現代智人,過去稱為新人,生活距今四五萬年前至1萬年前。其體質形態和現代人大致相同,眉脊減弱,顱高增大,頜部退縮,下額明顯,腦容量平均為1400毫升以上。他們的化石不僅分布于歐、亞、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州和澳洲也有發現。晚期智人出現的時候,現代人種也形成了。
血緣家族
是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的社會組織。馬克思曾經指出:“血緣家族是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在這種社會組織里,婚姻是按照班輩來劃分的,“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為夫妻;他們的子女,即父親和母親,也是如此;同樣,后者的子女,構成第三個共同夫妻圈子。而他們的子女,即第一個集團的曾孫子女們,又構成第四個圈子”。這種家族形式排除了祖先和子孫之間,雙親和子女之間互為夫妻的權利和義務,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從兄弟姊妹之間都可以互為夫妻。一個血緣家族就是一個公社、一個集團。在集團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人們集體生產,共同消費。在那時,沒有人剝削人的現象。
氏族
原始社會以共同血緣關系結合而成的一種血族團體。其成員出自一個共同的祖先。氏族是人類各族普遍存在過的社會組織。產生于蒙昧時代的中級階段,約相當于舊石器中、晚期。常以某種動、植物作為本氏族共同的圖騰標記。氏族是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實行生產資料公有,集體勞動,平均分配,沒有剝削和階級。公共事務由選舉的氏族長管理,重大事情由氏族成員會議決定。成員都處于自由、平等的地位。
部落聯盟
原始社會后期形成的部落聯合組織,通常由若干近親或近鄰部落組成,結成聯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衛等軍事行動。中國古代也曾出現過這樣的部落及部落聯合組織,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同炎帝和蚩尤作戰時,曾訓練熊、羆、貔、貅、虎六種野獸參加戰斗,實際上這是用六種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它們組成一個部落聯盟。黃帝為有熊氏,說明熊氏族在這個聯盟中居于首領的地位。部落聯盟可以是血緣或近親關系部落之間的聯盟,也可以是不同部落之間的聯盟。這為后來國家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相關推薦: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5
2017.01
2018西綜考研病理學要點總結:骨折愈合......
25
2017.01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針對18了考研小伙伴的專業課復習規劃。在整個考研復習規劃中,專業課的復習時我們需......
21
2017.01
2018考研專業課基礎復習:計算機......
16
2017.01
考研專業課復習有妙招,千萬不要錯過!......
16
2017.01
考研專業課:沒指定參考書怎么辦......
16
2017.01
史上最全漢碩考研專業課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