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好多朋友都不太明白心理系的學生和老師在干什么,當然包括梧桐以前也是一知半解,好多次好多次,朋友們問到這個問題時我都不知怎
么回答,那天我在華夏心理網看到一個老帖子,我想這個對大家理解這個問題可能有幫助的,今天把它轉過來,希望科班出生的朋友補充和糾
正!以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以下是原帖的部分內容:
相信大部分的高中生,都不太清楚心理系到底是學什么的,就算是大學生,考研的,大家心中的概念,也大多和事實有一段差距。所以我們今
天就來談談“心理系在學些什么”吧!
首先跟大家說明一下,目前國內有“心理學系”的大學,主要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
學、上海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煙臺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第四軍醫
大學、浙江大學等大學,我們今天談的主要就是這些大學的心理系在學些什么。
一般人想到心理學,可能會聯想到弗洛伊德,或是社會上常見的趣味心理測驗和游戲(事實上那些大多數都不是經過嚴謹的科學程序編制
出來的,而且也未經過信效度檢驗),或者覺得學心理學就容易猜出別人心里在想什么。其實這些,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偏頗了。以下我們就先
介紹大部分心理系共通的一些專業必修課,來讓大家對心理系學習的內容有些認識。
●普通心理學
一進心理系,便會接觸到一門對心理學做整體介紹的課程,甚至其它許多科系(如教育學系、社會學系等),也將此門課程列為必修。那
就是——《普通心理學》。本門課程主要介紹當代心理學的基本知識,重要問題,研究方法。內容包括人類行為的發展歷程、學習原理與思考
行為、動機與行為、情緒與生活、個別差異的現象與測量方法、挫折適應、異常行為與心理治療、行為的生理基礎、知覺歷程、社會行為與團
體生活及心理學的應用等。如果您想對《普通心理學》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到本網站執業支持欄目的知識庫中看看,那里有非常豐富的信息等
著您!
●實驗心理學
一百多年前,物理學家馮特(Wundt)在德國的萊比錫設立了第一個心理學的實驗室,促使人們開始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心理學從此由躺椅
上的冥思走向入世的實證科學。但用實驗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并不是像小學的自然課那樣簡單,就連如何設定適當的控制組,如何排除"混淆變
量",都需要非常嚴謹的思考和設計。本門課程即是從《實驗心理學》的歷史沿革開始,說明心理物理學、行為學派、認知學派的實驗方法和精
神,當然還有實驗設計及報告撰寫的練習。常見的《實驗心理學》書籍主要有北京大學朱瀅教授主編的《實驗心理學》、西南師大黃希庭教授
的《心理學實驗指導》、北師大舒華教授的《教育和心理研究中的多因素實驗設計》、杭州大學王重鳴教授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等,感興趣
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心理測驗
社會上大部分的趣味心理測驗和游戲,都還不能稱作是“心理測驗”。心理學家們編制一份心理測驗,是需要通過嚴謹的研究程序及科學
檢驗的。一份嚴謹的測驗,應有“信度”(測驗的結果是否可靠、真實、穩定)、“效度”(測驗是否真的能測到要測的心理特性)的證據來
支持它是可靠的、有效的。本門課程介紹心理測驗的基本原理和各種常用測驗的實施運用,以及測驗編制的方法和一系列問題。內容包括:心
理測驗的基本原理,能力測驗介紹和運用,性向測驗的介紹和運用,成就測驗的介紹和運用,人格測驗的介紹和運用等許多方面。
●心理統計學
統計在《實驗心理學》和《心理測驗》中是很重要的。
本門課程介紹:
(1) 探討統計方法背后的理性思考法則
(2) 介紹基本統計方法的原理
(3) 探討各種統計方法的優缺點、應用范圍與限制。
(4) 熟練各種統計方法的計算程序
探討的主題包括:
(1) 統計資料與統計方法概述
(2) 描述性統計: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3) 概率理論
(4) 推斷性統計
(5) 實驗設計與變量分析
●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人是如何從嬰兒逐漸成熟變為成人呢?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怎樣的?本門課程的內容涵蓋:胎兒的發展
、新生嬰兒的發展、身體與動作的發展、語言的發展、知覺與認知的發展、創造力的發展、社會行為的發展、情緒的發展、人格與道德的發展
……等等。
●社會心理學
什么是從眾行為?怎樣才能讓人喜歡我?“喜歡”和“愛”有什么不一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可以說是一般人平時都很關注的問題
。本門課程幫助我們了解心理學家如何進行人際關系的研究,并進而分析、討論影響人際關系的各種可能因素。
課程內容大致有:
1. 社會心理學簡介 (Introduction)
2. 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
3. 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
4. 態度 (Attitudes)
5. 社會認同 (Social Identity)
6. 偏見與歧視 (Prejudice & Discrimination)
7. 人際吸引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8. 親密關系 (Close Relationships)
9. 社會影響 (Social Influence)
10. 助人行為 (Prosocial Behavior)
11. 攻擊行為 (Aggression)
12. 團體與個人 (Groups & Individuals)
13. 社會心理學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人格心理學
本門課程幫助我們了解人格心理學領域中的不同理論觀點,使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了解各理論中的人格概念、基礎研究方法與測量方法。同
時,也就學者們對不同人格現象的已有研究做深入的探討.例如弗洛伊德、榮格、羅杰斯等人的人格理論,都將在本門課程中學到。
●生理心理學(有的學校學習《生理學》)
生理學和心理學有什么關系?研究心理不光是從行為、言談中來,人的種種行為、反應和神經、大腦、內分泌……等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
。記憶是如何儲存在大腦中的?聽α波真的可以幫助學習嗎?精神疾病和大腦病變有關嗎?海洛因是如何影響人的?為什么會上癮?……這些
都是生理心理學討論的課題。當然,值得一提的是,人類在這方面已知的事實實在還是太少了,而且基于研究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現在大部分
的生理心理學家,都是以研究動物(如大白鼠、猴子……)的行為和生理機制為主(當然以動物為實驗對象也還是有倫理上的問題的)。
●人類學習與認知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受其影響,認知心理學成為心理學領域中重要的課題。認知心理學領域研究的問題包括:認知心理學的淵源與發展、
人類的語言與認知的發展、感覺信息的處理與注意形狀的辨識、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知識的表征與結構、概念與歸類、學習與記憶的策略、
思維與問題解決的策略、認知的自我監控等。
●知覺心理學
為什么3D立體圖會變成立體的?人用眼睛看,怎么知道那個東西比較近?為什么被截肢的人還會有手腳還在的感覺?在目前知覺心理學研
究的領域中,“視覺”算是研究比較多,也比較了解的部分。其它還包括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身體覺……。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一本名為
《驚異的假說》的書。書的作者克里克就是那個解開DNA螺旋結構之謎的人。近來他的研究興趣轉向人類的意識。在本書中,他從視覺研究出發
,試圖告訴大家人類的意識只不過是一大群神經細胞的活動。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