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都沒有覺得數學容易過,高考沒考好到了3流學校。去年初生牛犢不怕虎報了光華,結果死了,數學也沒復習好,只有68(100滿分)。今年考中財,還算合適,數學考了135,不算很高,但是我的經驗我覺得適合大多數象我一樣以前基礎差的。大家都來談談數學復習吧。
數學我覺得一定先要把教材好好弄熟,那幾本教材(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說了)都是很經典的,特別是浙大的概率我覺得作多少遍都值!高數也是一樣,要好好看教材和做后面的習題,特別是重要定理一定要達到深刻理解的程度,不能只是記公式,那樣是不會用的。我覺得這個工作是考數學成功的關鍵,我第一次失敗就是這個工作做的不夠,直接看輔導書,很多地方根本看不明白,只能囫圇吞棗:(。教材好好看,后面的習題好好做(尤其是浙大的概率)這個工作到現在6月底我覺得差不多應該結束,不過如果沒弄完也別急,一定不能馬虎,寧可少看些輔導書也要把教材好好看完。不過也不能拖到太久,我覺得比較遲不能超過7月中旬。如果實在時間緊迫也要在邊看輔導書邊看教材!
然后是找本好的輔導教材,我是用的陳文燈的(估計大多數人也是一樣)。這本書確實有它好的地方,比如一些簡便的計算方法。但是用這本書的時候要注意方法,我覺得一定要先做上面的例題,復習完教材后本來就應該用習題來檢驗自己,而這本書就很好。一定要動手做,這是比較比較關鍵的,不能光是看(象我第1次一樣),那樣你會眼高手低,因為比較后我們得分是要寫出結果來的才行,而這要靠你算的。計算能力非常重要,一樣的思路,你的計算能力強的話就花時間少,要多練,達到又快又準(和打泡泡龍一樣)。到了考試的時候就知道計算能力的重要性了,切記多練手!!這個過程大概到9月中旬—下旬差不多了,我覺得。
第3階段是模擬聯系,這和前面兩個階段緊密結合,如果說第一,二個階段是磨刀,那么這個階段就是砍柴了!我從9月中旬開始作模擬聯系,當然一開始一定也不是很順,加上模擬題一般來說比較難。但是一定要多做。用書我強烈推薦經典400題。這本書很適合提高練習,一定要好好做,給自己3個小時,作完了好好和后面的答案對照一下,答案有些錯誤的地方自己要會發現。為什么很多高手喜歡用題海戰術,關鍵是數學知識點太多,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在短時間內在大腦內形成強烈的印象,而作題的作用在于,一是檢驗復習和鞏固知識點,二是練計算能力,兩點都非常重要。在作題的同時發現自己的弱點,再回到課本加以復習,作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為了作題而作題。課本和模擬題穿插起來,達到良性循環,實力一層一層上升,比較后達到拿起題就會做,就想做的狀態。陳文燈的模擬題也還可以,但是有些地方技巧性太強,不過有時間的話也比較好做做。其他的題我還作了恩波的,也還可以(好象是到了12月做的,總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一般的作完這兩本聯系都會到了十月底或者十一月中了,這以后的時間我推薦做考試分析這本書。特別是上面的例題,都是出題那幫人編的,不可不做,連續兩年數3的線性代數一道大題都和上面的一道例題雷同!!!!(做不做自己看著辦吧:)當然前面的歷年考題分析部分可以從略一些,因為后面要系統地做真題)然后是歷年的考題,從數一到數四比較好都做了,因為很多時候會有雷同的題出現,再說真題是任何模擬比不了的,并且在12月做可以給你信心,適應真題。這個時候的你應該達到每天能夠做3套真題而不會覺得特別累的水平,當然是前些年的題,近幾年真題難度有所加大,不過也應該不在話下,要做的快和準!
主要的過程就是這些,當然到了12月底個人情況不一樣,但是我覺得考試分析和真題是這個時候一定要做的。完了以后就是總結總結錯過的題和清理一些知識點,記憶一些有用的計算公式等等。其實真正的實力在12月初就定下來了。
考前幾天數學復習比較輕松了,看看教材,翻翻錯題什么的都可以,那時侯你的數學成績已經定下來了,呵呵。
這些是我的一些經驗,我的感覺數學是體力活,真的。關鍵是“熟”!基本知識,基本定理,基本計算這三基要在作題和看書的過程中得到“熟”的狀態!
歡迎大家討論補充!!!!!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