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Ⅰ: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比較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每小題1分,共15分)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品質是
A.實踐性 B.階級性
C.先進性 D.與時俱進
2.人的價值中的基本關系是
A.工具和目的的關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C.反映和創造的關系 D.具體和抽象的關系
3.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的標準具有不確定性,是指
A.實踐標準是不可靠的 B.實踐不是檢驗認識真理的唯一標準
C.實踐有歷史局限性,它對真理的檢驗是一個過程
D.科學理論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4.市場機制的核心是
A.價格機制 B.競爭機制
C.供求機制 D.風險機制
5.與其它商品相比,勞動力商品價值的決定的一個重要特點是
A.由生產它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B.可以還原為勞動者維持自己及其家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C.由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決定的
D.勞動力價值的決定包含著一個歷史的和道德的要素
6.資本是一種運動。資本循環是從資本運動的
A.連續性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B.速度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C.實現條件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D.矛盾性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7.商業利潤來源從本質上說是
A.流通領域內的賤買貴賣 B.商業店員創造的剩余價值
C.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D.商品價值以上的加價
8.毛澤東關于黨的建設理論的比較核心的內容和比較主要的特點是
A.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 B.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C.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 D.保持黨的優良作風
9.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所明確的根本思想是
A.中國經濟建設只能照抄蘇聯
B.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
C.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D.由解放生產力變為新的生產關系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10.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核心是
A.實事求是 B.獨立自主
C.群眾路線 D.黨的建設
11.推動消費比較重要的是
A.提高居民收入 B.取消各種抑制消費的政策
C.拓寬消費領域 D.規范各種收費
1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比較重要的原則是
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 B.互不侵犯原則和互不干涉內政原則
C.平等互利原則 D.和平共處原則
1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是
A.理想教育 B.道德建設
C.發展教育和科學 D.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
14.貫徹“三個代表”要求,核心在于
A.保持黨的先進性 B.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C.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D.保持勤政為民
15.2002年5月20日,本世紀第一個新誕生的國家是
A.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B.剛果民主共和國
C.文萊民主共和國 D.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二、選擇題Ⅱ:下列每題的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少選、多選、錯選,該題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30分)
16.科學地解決哲學基本問題關系到能否堅持
A.正確處理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問題 B.唯物主義路線的問題
C.歷史唯物主義的問題 D.世界可知性的問題
E.哲學的黨性原則問題
17.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功能表現在
A.促進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
B.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C.引導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政治和文化協調發展
D.創造先進的生產力E.變革落后的生產關系
18.價值規律的作用表現在
A.自覺地調節商品的供求關系
B.自發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
C.自發調節收入分配,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
D.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E.促進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
19.全面地認識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的本質,對資本應理解為
A.資本就是生產資料 B.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C.資本是以物為媒介的社會生產關系
D.資本是一個歷史范疇E.資本不是靜止物,而是一種運動
20.決定國民收入量及其增長的因素主要有
A.社會投入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 B.社會勞動生產率
C.生產資料的消耗 D.固定資本的更新
E.可變資本的減少
21.中國新民主主義文化特征是
A.民族的 B.科學的
C.大眾的 D.現代的
E.世界的
22.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在政治方面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具體方針是
A.“統籌兼顧,適當安排” B.實行團結——批評——團結
C.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D.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E.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3.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澤東在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不要四面出擊,樹敵過多,造成全國緊張
B.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C.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D.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E.經濟建設必須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
24.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一文中提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濟綱領是
A.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
B.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C.公私兼顧,勞資兩利
D.保護民族工商業
E.沒收蔣、宋、孔、陳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25.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完備的唯物主義,這是指在內容上它實現了
A.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高度統一 B.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統一
C.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統一 D.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高度統一
E.革命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一
26.全面理解和把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應抓好下列環節
A.進一步理順政企關系 B.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
C.做好減員增效 D.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
E.著力轉換經營機制
27.2002年9月8日,江澤民在北京師范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全國廣大教師提出的希望是
A.志存高遠、愛國敬業 B.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C.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D.嚴謹篤學、與時俱進
E.恪盡職守、無私奉獻
28.臺灣前途公投的實質
A.住民自決 B.民族自決
C.民族分離 D.民主自決
E.臺獨理念
29.中國政府在反導問題上的立場是
A.反對發展反導系統 B.率先承諾不建立反導系統
C.通過對話尋求解決方法 D.解決的原則是不應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E.為維護中國安全,將確保中國核力量的有效性
30.在新世紀初期,大國關系具有下列特點
A.總體趨于緊張 B.仍然存在各種利益沖突
C.盡力避免全面對抗 D.共同利益領域增多
E.注意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三、辨析題(共3題,每題6分,共18分)。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31.上層建筑只要適合自己的經濟基礎就能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
32.新中國建立后,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嚴重阻礙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建立,所以應該從根本上鏟除。
33.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四、分析題(共3題,每題9分,共27分)。結合所學知識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34.結合實際運用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的原理,說明青年學生在新的歷史時期改造主觀世界的重要性。
35.當前的經濟增長情況好于預期,但經濟運行中還存在許多令人擔心的問題,其中比較重要的便是物價持續低位下行,通貨緊縮加劇,這個問題不解決,將影響今年及今后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試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關于貨幣流通規律的理論說明如何解決通貨緊縮問題。
36.下列是一組關于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材料
材料1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于失敗。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如果不顧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的變化,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的某些個別診斷和具體行動綱領,我們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必須始終反對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道理所在。我們黨在歷史上的一些時期曾經犯過錯誤,甚至遇到嚴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當時的指導思想脫離了中國的實際。我們黨能夠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戰勝挫折繼續勝利前進,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復和堅持貫徹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方面的經驗教訓,我們黨在《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大家必須牢牢記取。全黨同志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善于把握客觀情況的變化,善于總結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
引自江澤民總書記《七一講話》
材料2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絕不能采取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態度,而應采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堅持一切從發展變化著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不斷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
材料3
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三個代表”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引自江澤民總書記“5·31”重要講話
請回答
(1)閱讀材料1,說明怎樣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
(2)閱讀材料1、2說明馬克思主義必須與時俱進的理論依據。
(3)閱讀材料2、3說明,對待馬克思主義為什么不能采取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態度?
(4)在當前,我們怎樣做到使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
五、選做題。考生從下列兩道題中選取其中一道作答,若考生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題的成績計入總分。
選做題Ⅰ:分析題(10分)。結合所學知識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沒有人膽敢稱之為遏制。但在太平洋沿岸國家的防務分析人士看來,美國顯然正設法讓整個地區齊心協力抑制中國日益壯大的軍事實力。這是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5月中旬出訪東京、漢城和新德里之后出現的外交傳聞。與此同時,立場強硬的新任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遍訪歐洲各國,包括與中國接壤的俄羅斯。二戰結束后,為了遏制蘇聯,美國曾經千方百計從經濟上和文化上孤立莫斯科,到處建立軍事基地,阻撓莫斯科大展宏圖。在亞洲,美國的政策是在商貿等諸多事務上跟中國保持全面接觸。但顯而易見,美國的全球戰略開始了里根時代以來的比較大轉移。有人以為奉行潔身自好路線的右翼影響著布什的決策,但根本上不是那么回事,向布什頻頻進諫的是一些冷戰老兵,他們認定,美國必須采取果斷行動維護它在全球的利益。在亞洲,中國想比較終摧毀美國的主宰地位,美國的目標則是制止它如愿以償。
但假如亞洲國家掂量一下他們已經全球化的經濟會受到什么影響,以及他們跟中國的關系會受到什么影響,那么,他們很可能會決定比較好跟美國保持一定距離。
美國《商業周刊》2001年5月28日一期文:美國在亞洲的新戰略
材料2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凱南的忠告》的文章。
今年95歲的凱南是人們熟知的美國外交家和思想家,是二戰之后冷戰思維的始作俑者,著名的“遏制”政策就是他提出來的。50多年前,正當盛年的凱南充滿了好勝之心,提出了對異已思想和力量進行遏制的政策,成為當時西方反共思潮完整體系的主要論述者。15年前,80歲的凱南則有了一種老年人世界洞明的淡泊之氣,建議“我們國家看問題應謙虛一些”。今天,95歲的凱南似乎更具一種大文化的視野,他相當尖銳地指出了美國的病根,即美國的文化自大。這位經歷世紀風云、被稱為“美國比較睿智的老人”,在世紀末究竟向美國提出了什么忠告呢?
凱南開門見山說出了自己忠告的意向,即“盡量削弱我們朝著可能成為世界領導者的方向發展的夢想和愿望”。凱南認為,“我們其實沒那么強大,我們當今也存在著嚴重的社會問題”,美國對世界的“比較佳幫助”就是能表現出“稍稍更具想象力,勇敢地、堅決地面對那些問題”。
凱南的第二個忠告是“用別人審視我們的眼光來審視我們自己”。他引用了亨廷頓比較近在《外交》雜志上發出的警告:“占世界人口2/3的國家的精英們——中國人、俄羅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和非洲人——視我們為‘對其社會造成威脅的唯一比較大外部力量’。侵犯他人、干預主義、霸權、偽善、從事‘金融帝國主義’和‘文化殖民主義’活動”。
凱南第三個忠告是告誡美國政府“遠遠超然于(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之外”。凱南對比了中國和法國,說這兩國都以自己擁有深厚的文化傳統而驕傲,都希望不被別人干預。
古平:《老成謀國的忠告》,《人民日報》,1999年9月6日
材料3
美國前駐華大使普理赫說,“一個崛起的中國是無害的”,“想圍堵中國是錯誤的”。基辛格指出:對中國“奉行冷戰遏制政策可能會使美國在亞洲乃至在全世界遭到孤立”。中國領導人也一再倡導,中美雙方要登高望遠,求同存異,“增進了解,減少麻煩,不搞對抗,發展合作”,共同努力構筑建設性友好合作關系。
轉引自《直面中國》,《人民日報》2001年5月31日
材料4
美方記者提出“您認為美國是合作者是競爭者”這一問題時,江主席說,現在國外有一種說法,認為中美必然走向沖突。這種看法沒有依據。中國是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比較大的發達國家,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兩國雖然存在一些分歧,但在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有著共同的利益,并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的條件下,國與國之間在經濟、科技、貿易、人才等方面存在競爭,這是世界發展的一個特點,中美之間也不例外。這是正常的。但中美之間也有許多重要的合作,而且我認為合作的前景是廣闊的。中美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意義也是重大的。
《江主席縱論中美關系、祖國統一和改革開放》
《人民日報》2001年3月26日
請回答:
(1)結合美國遏制戰略的提示,喬治·凱南在遏制戰略的制定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2)比較冷戰時期美國的遏制戰略與當今美國政府的對外戰略。
(3)材料2所列的喬治·凱南的忠告說明了什么?為什么遏制戰略是行不通的?
(4)結合材料1、2、4,評論材料3中的觀點:“一個崛起的中國是無害的”,“奉行冷戰遏制政策可能會使美國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遭到孤立。”
選做題Ⅱ:分析題(10分)。結合所學知識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進入新世紀,國際形勢迭宕起伏復雜多變。軍事沖突、選舉風波、恐怖事件、政局劇變……一連串似乎出人意料的事件將世界攪得無法安寧。結合所學的知識,聯系當前國際形勢說明,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