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翻開一張報紙的教育類廣告版面,各類大學熱門專業的研修班招生、在職研究生招生的廣告充斥其中,當然也不乏一些全國知名大學的身影。原本門檻甚高的知名高校沖你投來曖昧一笑,你敢接招嗎?事實上,掛著國字號招牌的各類高校其門庭從未冷清過。因為,在光鮮的求學外衣下,掩藏著不少晦暗的金錢交易。
近日,一位代理四家大學招收研究生的李先生向記者自曝內幕,詳述碩士學位如何得
來。學位如此好拿?“我所在的公司中,幾位知名大學的老師持有相當一部分股份。我們主要業務是代理一些大學的研修班和在職研究生班的招生工作。”李先生向記者介紹,在職研究生分為計劃外和計劃內兩種。計劃內的在職研究生與正規研究生類似,參加入學考試,并在校學習;而計劃外的在職研究生不需要入學考試,但必須具備學士學位和三年工作經驗,而且課程結束后還要通過國家統一的考試,“正是這批計劃外的在職研究生其招生中存在很多問題。”
“為了招滿研究生班的人數,即使協助招生的人未上過大學,沒有本科學歷,同樣可以幫助作假。如果可能的話,公司(這些公司往往打著某大學培訓中心的旗號)會幫助學生從該高校獲得學位,哪怕沒有學士學位,他們也能幫你在學籍上作假,還不是為了多賺錢。”李先生對于這種造假行為早已經司空見慣。
入學輕而易舉,但想要拿到碩士學位就沒有那么簡單了。眾所周知,計劃外在職研究生通過正規渠道拿學位程序很復雜。首先需要每門功課達到規定的分數,畢業時總體成績優秀,再由老師推薦答辯。如果論文也優秀,并通過了嚴格的論文答辯,方可得到國家教育部門頒發的碩士學位證書。不過這種復雜的過程也非絕對,凡事總有“后門”可鉆。
“為了能夠比較大限度地招滿學生,各個負責招生的公司都會有一些‘獎勵’辦法。如果誰能夠一次招收50個學生,不但可以拿到豐厚的提成,還可以給自己掙得一個碩士學位。”李先生講得頭頭是道。
為什么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地獲得學位呢?李先生說:“學位由國家統一頒發,但是獲得學位人員的名單由學校上報,接受審批的學生資格、學籍和學歷,都由學校管理,由于管理不嚴,偽造起來也不是不可能的。”豐厚獲利令人心動
當然,獲取學位也并非萬無一失。有時承諾了能獲得學位,但當年卻辦不下來。
李先生透露:“我們做這個項目無非就是為了賺錢。一般一個學生學費在2萬~2.5萬元。除去論文答辯費、學校課酬和證書的各種費用、以及交通食宿費外,剩下的錢由代理公司分配。幫助招生的人可以獲得的提成大概在1000元~2000元/人。招收50名以上學生的人比較賺錢,可以拿到5~10萬元,外加一個學位。當然,能夠通過這種辦法拿到學位的人多為有一定權力的領導,他們可以用獎勵、行政命令或其他手段要求屬下讀在職研究生,可謂一舉多得。有些領導為了拿學位或提成,鼓勵下面的人員報名,甚至允許由單位報銷部分學費。所以目前,來我們這里報名的3~5人的小團體很多。”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每招收一個學生,其利潤大概在2000元~3000元。靠名牌大學的招牌、熱門專業、師資力量等優勢,或者通過各種行業協會到企業游說,單位的領導再助一臂之力,生源自然不會欠缺。關系網支撐下的交易
據了解,國家已經對計劃外在職研究生的招生權開始收縮。
對此,李先生直言不諱:“據說明年開始部分大學不再采取目前的招生方式,而針對參加國家統一考試的在職研究生政策開始放寬,學校在小范圍內有了自主招生的權力。這對我們來說更有空子可鉆,只要學校有熟人,就可以漏題,想通過學校組織的考試不成問題。你看一個公司的構成就知道了,那些在大學里有關系網或者實際權力的老師持有公司的股份,其利益轉換很微妙。”
在采訪結束時,李先生透露,除了在職研究生碩士學位頒發中存在問題外,職業鑒定、遠程教育、司法考試等都有考試管理不嚴、漏題嚴重等現象的存在。這令人不禁要問:在我們國家的各種學位、學歷、資格認證中,究竟還有多少類似的黑洞存在?(本報記者 李瑾)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