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學長談專業課解題技巧(部分更新)!!!!!
紙上談兵終可笑,知識積累比較重要,習題強化是比較好
首先強調2點:(1)、答題技巧如果離開了大量習題訓練與自己的總結歸納,那就是“紙上談兵,一無是處”;(2)、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對照參考答案不斷總結出自己的答題技巧與排版模式,不需要與答案寫得一摸一樣,關鍵是弄明白給分點是什么!!!
要想做好上面得工作,實際上就是我得“5階段復習計劃”得到落實得過程。
做好主觀題的幾個要訣:
1、對教材指南的各個重要知識點要相當熟悉,此為“點”;
2、對各個章節的知識脈絡,概念邏輯從屬關系要有一個非常熟悉的把握,此為“線”;
3、對于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相關知識點能夠融會貫通,此為“面”;
4、以上三點是知識層面的要求,比較后一點則是運用技巧:多做題并注意總結答題規律,此為“針”,把上述“點-線-面”串了起來。
★★辨析題的兩種類型?各自的答題模式與技巧?
1、通俗說法型(諺語型):
例如:“白底黑字不可抵賴”“父債子還”
步驟:
讀題1-2遍--轉化成法律術語,得出考點(比較難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整理知識點并在整體上對諺語有個判斷--準備答題:判斷對錯或者半對半錯--理論知識點論述--結合諺語論述--得出正確結論
2、小型案例型:
類似于大型案例題,但以為不像大案例題一樣是分部問的,所以抓住“題眼”后,要有個大致的答題模架:“判別--理論--具體法律事實--結論歸納--細節補充完善”等幾個部分,以免心里知道如何解答這個題目卻沒有能夠盡量的多拿分。
★★論述題如何給分?論述題的答案依據來源?論述題的答題格式?論述題如何展開?
給分內容分為四部分:基本概念的含義;關鍵論點;展開部分中的必有知識點;展開部分之“字數辛苦分”;。
答題依據:基本上全部來至于《指南》,可以跨章節,跨科目,所以審查題目非常重要,余下的比較重要工作就是從大腦里面搜尋與之有關的章節以及具體知識點了;對于可能超出指南或大綱的,有則答之,無則棄之。
基本按照“總-分-總模式”與“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模式展開,對于展開部分的個別關鍵知識點要寫出,同時可以用自己的話語展開論述,不脫離主題即可。
答題步驟:
讀題1-2遍--得出考題的主題或者說題眼--搜索存于大腦的可能與之相關的知識點--整理答題思路,寫出大致底稿(一般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設計)--答題并展開論述(注意部分重要知識點要穿插到論述中去)
評析:論述題是比較典型的主觀性試題,所以大家首先要確定一個觀念:論述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的目標是盡量的多拿分,盡量的追求論述的嚴密與完整。它除了可考查考生的專業知識外,還可考查考生的應變與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與組織能力以及綜合歸納能力。論述題一般涉及面廣(可以跨章節甚至跨科目出題,知識點分散在很多章節與科目里面)、有相當深度(所以需要展開論述,比如對一個論點就需要回答what、how、why等問題),給考生留下了廣闊的自由發揮的空間(緊密圍繞題目的主題),是檢查考生綜合能力(判別鑒定能力,知識點收集歸納整理提煉能力,文字組合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所有這些歸納到一點:考察法律基本功,絕對不是要出偏題難題故意為難大家)的比較理想的題型。論述題分值較高,對考生的成績有較大影響,往往也是拉開分數的題目。
注意以下幾點:
(1)觀點鮮明。尤其在回答why與how的時候,觀點部分要一是一二是二的清楚的羅列出來,對每個觀點比較好轉行展開論述。
(2)適當展開。對于論述題要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著手,適當展開,顯示你扎實的法學功底、廣闊的知識面、靈活的應用能力和良好的理論素養,字數一般應把握在600-800字左右,不能過少也不宜過多;展開本身可能就是一個簡答題,另外也可以通過解釋概念、各種對比、挖掘重要知識點等方式展開。
(3)結構嚴謹。一道論述題的why部分或者how部分應當答成一篇小論文形式,結構嚴謹、前后呼應,一般采取“開頭概括說明,中間展開論述,結尾予以歸納”。
(4)充分發揮。答論述題時考生應在基本原理基礎上適當發揮,可以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上的內容,如果你對題目較陌生,應答出與題目有關的、你所了解的所有內容,但要注意不要破壞整體的結構。
★★民法案例分析的步驟?
仔細讀題――找出各個涉及的民事主體――找出主體的具體民事行為――歸納出主體之間彼此的法律關系(如:特殊侵權、抵押權、相鄰關系等,這是比較關鍵一步!)――歸納出爭議得焦點問題(如:合同效力、侵權責任分擔、主體資格等)――依據題目所問尋找具體法律關系涉及的具體知識點考點。
★★刑法案例分析的步驟以及難點?
步驟1:
仔細讀題――找出犯罪嫌疑人的具體行為――確定可能的罪名――運用4大構成要件與法條分析確定正確的罪名――依據題目所問,結合題目給出的犯罪嫌疑人的各種條件(如年齡,主觀想法,職業等等)答題
步驟2:
刑法中的案例分析題與選擇題相比,更偏重于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要準確解答案例分析題,遵守以下步驟是比較重要的:
1.仔細閱讀案例內容
案例分析題一般都是考刑法學中比較重要的內容或者是法條中極其特殊的規定,即比較基本的概念或法律規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規定理解透徹,應試時就會比較有把握。
2.找準案例所涉及問題的“知識點”
在案例分析中,以下知識點可能是經常會涉及到的:總論部分,包括:(1)犯罪故意與過失、意外事件的認定;(2)刑事責任年齡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者應當負責任的范圍;(3)正當防衛的成立條件;(4)犯罪預備、未遂和中止的區分;(5)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共同犯罪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的認定;(6)刑罰運用中的累犯、自首。各論部分,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侵犯財產的犯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它們都是傳統的考查內容,案例分析原則上都會涉及這些犯罪。
3.理清答題思路
在找準案例分析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以后,不要急于答題,還應當進一步整理答題思路。此時,需要考慮:(1)將分則理論與刑法總論結合起來思考問題,切忌分割刑法總論與刑法分論答題;(2)注意準確界定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有的案例分析題,此罪與彼罪的關系極其微妙,需要先將案件性質判斷準確,才能答題,否則即使長篇大論,也是無用功。
4.對不同題型采用不同方法,準確答題
在答題時,要考慮每一個案例所涉及的概念或法規、司法解釋,將這些概念、法規或司法解釋明確地串連、回憶起來。
對所有案例分析題型的回答,都首先要得出答題人自己的結論:犯罪行為人是有罪,還是無罪;是此罪還是彼罪;是單獨犯罪還是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是以作為方式實施的犯罪還是不作為犯罪;是自然人犯罪還是單位犯罪;是一罪還是數罪等。
同時,必須注意對具體問題應具體分析,對不同題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1)對“罪與非罪”類題型,需要緊緊抓住“犯罪構成要件”這一分析工具,考慮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完全符合四大構成要件。
(2)對“此罪與彼罪”類題型,需要回答不同犯罪區別的比較根本標志是什么。
(3)對某些犯罪的“特殊形態”類題型,例如是否屬于共同犯罪、未遂或者中止、是否應當數罪并罰等,需要考慮各種形態的成立條件。
(4)對“如何處理犯罪人”這類題型,要考慮行為人是否屬于累犯、自首,有無緩刑、假釋等特殊的刑罰適用情形。
在答題方法上,在解答案例分析題時,應做到語言簡練、言之有據(有法律條文上、刑法理論上依據),切忌不著邊際、主觀臆斷,簡單堆砌文字。
★★憲法案例與法理學案例為什么很難?如何突破之?如何抓“題眼”?
先強烈建議大家關注一些熱點問題以及收集本來不多見的此類案例。其次建議大家對人大制度,選舉制度,法治基本理論等熱點重點章節吃透《指南》。
★★不會做的主觀題如何盡量爭取多拿分?
1、論述題里面的基本概念,用自己的話展開論述,相關章節的內容的搬入等俊可以得分
2、案例題里面分步得分,前一問有助于后一問等俊有助于多拿分。
★★刑法法條分析題目的兩種類型?各自的答題模式以及難點所在?
分則型:(幾乎是送分給大家,力爭滿分)
一般遵循以下5個步驟:
1、該法條是關于何種罪的規定--注意表述要嚴謹,以為罪名都是唯一的;
2、此罪罪狀屬敘明罪狀、空白罪狀、還是委任罪狀--需要對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
3、依據犯罪的構成要件分析該法條--較難部分,也就是4大構成要件,關鍵部分不要出錯,比如客體部分,主體部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多少發揮余地;客觀部分幾乎是對法條的適當展開即可。
4、解釋法條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這一步可以不單獨拿出來,在四大要件的展開部分解釋這些基本概念即可,比如“脅迫”、“使用中”、“國家工作人員”等;
5、確定此罪的法定刑的類型,我國刑法中大部分是相對確定的法定刑--法條很明顯。
總之,法條分析題實際上是原來那種考分則各罪的構成特征的簡單型論述題,只要明確答題思路,依據以上步驟,該題的分還是好拿的,但是一些細節、易錯點經常導致大家不能拿滿分,所以大家學習一定要基礎扎實。
總則型:
★民法法條分析的答題模式以及注意事項?
主要包括:法條的內容概括--立法目的(指南有,也可以自己推論出來)--基本概念的解釋--法律特征(基本上是對概念關鍵詞語的展開論述)--法律后果(難點)--補充完善細節。
(以上技巧限于篇幅與表達能力,更是限于書面表達的局限性,希望大家做題先自己參考性的把握,注意總結答題規律,考前一個月左右可以與我聯系,電話詳解之--但是要注意電話時間:晚上11點之后)。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