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高校內部的管理機制應逐步轉變為由專業院系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研究生的培養周期。
對于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學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將現行的3年學制縮短一些是否可行?在不改變既定的培養目標和模式的前提下,縮短培養年限后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保證培養質量?圍繞這個課題,民盟天津市委高教委員會在天津全市9所高校的在校研究生中采用
發放問卷、舉辦座談會等形式進行調查。
這些院校包括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理工大學、師范大學等學校,涉及理、工、醫、人文和經濟管理5個學科。
不同門類的研究生對于培養年限的調整持有不同的看法。人文社會科學類被調查對象中80%認為,在不對培養質量造成影響的前提下,可以縮短為2至2.5年。理學類和工學類研究生對于培養年限調整存在比較大的分歧:其中認為培養年限需要3年者分別占53%和33%,認為需要2至2.5年者分別占47%和67%。有65%的理學類研究生和54%的工學類研究生認為,將學制改為兩年會對畢業生培養質量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不同院校研究生對于學制縮短態度也不相同。財經和外語類院校贊成學制縮短的比例高于其他綜合性院校和理工類院校。
這項調查同時涉及研究生目前個人學習與研究的時間分配等問題。60%左右的文史哲類研究生和75%左右的經濟管理類研究生每周用于查閱資料的時間分別為學習時間的1/3和1/6~1/3之間,一半以上的文史哲類研究生和61%的經濟管理類研究生認為,完成碩士論文要用6個月和9~12個月;70%以上的工學類研究生認為完成論文需要12~18個月;而理學類研究生一半人認為完成論文需要6至12個月,另外一半則認為需要18~24個月。
這些數字說明文史哲和經濟類研究生在網絡時代,查閱信息非常快捷,可以較快地完成論文,而理工類特別是理學類研究生由于要做實驗等先決條件,完成論文時間較長。
不同學科專業的研究生對于碩士畢業之前在學術期刊上正式發表論文的看法有顯著不同。70%以上的文史哲類研究生,48%的經濟管理類研究生和一半以上的工學類研究生認為不一定要發表論文,但應提交論文由專家組鑒定是否達到能夠發表的水平。理學類被調查者對于這一問題分歧較大,持正反態度的人各占40%左右。
民盟天津市委高教委通過這一調查,提出建議:現行的、并且已在各高校執行多年的碩士研究生培養年限為3年的統一規定,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研究生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應當對其實施改革,但要區分不同學科、專業以及高等學校的層次和類別,采取相對靈活的政策;研究生培養的課程體系應當逐步實現與本科生課程體系的緊密銜接,盡可能縮短碩士生階段的課程學習時間;同時應當嚴格把握碩士研究生的知識水準和學位論文水平,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主持這一調查的天津師范大學副校長高玉葆教授認為,從長遠角度看,對研究生層次教育實行彈性學制是一個必然走向。高等教育管理部門應當給高校一個更大的選擇空間,同時高校內部的管理機制也應當作出及時調整,逐步轉變為由專業院系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研究生的培養周期。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