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與考研政治內容相關的毛澤東主要著作整理

來源:北京領航 時間:2006-06-07 21:50:44
  【注:了解毛澤東同志的主要著作及其觀點和經典性論述,對于“毛澤東思想概論”這門課的復習有重要意義。它有助于考生們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脈絡,加深對重要理論和觀點的理解。近年來,在考研政治中直接考到毛澤東著作的試題就為數不少,如2002年文科第7題、理科第8題、第22題、2003年第23題、2004年第7題、2006年第10題、第25題等;涉及的著作有《〈共產黨人〉發刊詞》、《反對本本主義》、《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論聯合政府》等。另外,在題干中引用毛澤東的經典表述進行命題的情形更是常見,如2005年第10題、2006年第8題等;涉及的著作有《為人民服務》和《改造我們的學習》等。

    在復習中,考生們當然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全盤掌握毛澤東的主要著作及其觀點和論述。根據考研政治的考察要求與特點,我們只須就與大綱和考試內容有關的著作進行概要地了解。梁峰老師以《毛澤東選集》和《毛澤東文集》為依據,將相關的著作及其觀點和論述簡要整理如下,相信對考生朋友們會有所幫助。可以有把握的說,07年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試題將考到的著作文獻,基本上都在其中。】


    1925.12《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分析中國社會的各階級狀況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劃分了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指出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


    1927.3《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指出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肯定農民的作用及黨領導農民革命的重要性;論述了建立農民革命領導權和農民革命武裝的必要性;分析了農民的富農、中農、貧農三個階層,認為貧農是農民中比較革命的力量。


    1928.10《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提出紅色政權存在發展的原因和主客觀條件。


    1928年.11《井岡山的斗爭》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重要文獻之一。


    1929.12《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指出黨內的各種錯誤思想;提出著重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探索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建立紅色政權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國革命中的作用;闡述了中共領導的紅軍和小塊紅色區域存在發展的可能性;明確的提出鞏固和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路線與政策;提出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實際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論”,確立了要以“鄉村為中心”的觀念,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理論。


    1930.5《反對本本主義》


    這是黨內第一篇反對教條主義、提出思想路線的文獻。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提倡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提供了認識依據;已經包含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的基本因素;提出從實際出發的思想:“中國的革命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狀況”;闡明了調查研究的主要內容、目的及調查方法即階級分析法;首次明確反對教條主義;提出必須洗刷唯心精神,堅持“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


    1931.4《總政治部關于調整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


    提出“不做正確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


    1935.12通過《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瓦窯堡會議)


    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路線。


    1935.12《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之后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的報告。根據瓦窯堡會議決議充分說明和民族資產階級在抗日條件下重新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著重指出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領導作用。


    分析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并且,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即革命的動搖性、妥協性是由其軟弱性決定的。


    1936.12《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經驗。科學分析中國革命戰爭的四個特點。系統說明有關中國革命戰爭戰略方面的諸問題和戰略戰術。


    1937.5《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


    指出抗日與民主互為條件;回答革命前途問題,指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的關系。


    1937.7《實踐論》


    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特征,揭示了認識的辨證發展過程(兩次飛躍),發展了認識論關于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思想;指出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動力、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整理性的唯一標準。


    1937.8《矛盾論》


    堅持和發展了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的思想;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辨證關系原理;論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原理。


    1937.8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洛川會議)


    制定出全面抗戰路線。


    1938.5《論持久戰》


    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分析了中日雙方互相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戰爭發展的三個階段;把抗日游擊戰爭放在戰略地位考慮,闡明了積極防御理論;闡明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思想。


    1938.10《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的政治報告。首次使用“實事求是”的概念,向全黨提出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偉大歷史任務。


    1938.11《戰爭和戰略問題》


    指出戰爭和軍隊的重要性,提出注意研究軍事問題。說明“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比較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是戰爭解決問題”。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 | 免费一区二区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