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考研的體會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有限時間,把握重點,直指目標,有所放棄。對于復習時間有限的考生更是如此,就不能一勺燴了,需要有所篩選了。首先是教材的選擇。因為報了任老師的全程班,所以我選用了一系列的任老師的教材,從之一到之四,從理論到練習,環環相扣,緊密結合。
政治要不要背?要背。要不要理解,要理解。內容多不多?多。剛復習的時候覺得這么多東西,一下子就感覺到壓力了,如果是這樣,我還要給你壓力上再加點砝碼。考研政治每年都很靈活,光理解記憶還差很遠,必須加以練習,想拿高分還不夠,還得多思考總結。考研是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可能那么輕松,輕松過關的人不多,長期的訓練才能讓你舉重若輕。然后我再說要理解后去背,理解就可以濃縮,把一個知識點壓縮一下就幾個字,你要多背幾次,并且經常反復,這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這樣書會越來越薄!但所有的提煉都必須是細讀之后做出來的,進行總結也一樣,不斷細化分拆,這就是復雜的事情簡單做了。
大家覺得復習一段時間,就有遺忘,甚至是前幾天才看過,就有些想不起來了。估計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這樣。遺忘了不要緊,是大腦的正常反映,不要對自己產生懷疑和憂慮,考研是長期的過程,收獲和失去是并駕齊驅的。準備個本子,當自己遺忘的時候,要很高興地在上面記錄,xx沒想起來,下次看到某處,你毫不費力想起了那條,就說明你進步了,希望又大了許多。復習階段不明白,可以補救,要是自己準備不足造成考場上的失策,那就說不過去了,考研是有成本的,浪費了可不行!記憶力是可以提高的,只要你經常鍛煉、勤加積累。
輔導班有用么,要不要上輔導班?還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你想上輔導班,你是不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沒怎么看,老師一講,我就明白了,然后看書就會輕松些。如果這樣的心態,你就不要上輔導班了,為什么呢?你想輔導班就幾堂課灌下來,如果你沒準備,能記住多少?如果說你都記住了,那你記憶力一流,自己看書也一樣,而且我是不信一周下來,你能記住那么多內容。我的建議是,先扎扎實實打基礎,當你基本概念原理比較清楚的時候,再上輔導班。輔導班一定是有效果的,如果你準備充足,效果會更好。在來這里上課之前,我將任之一大致翻了一遍,在聽課的時候才不至于講哪都不清楚,能很快地把握思路。
比較后是題型分析與答題方法:選擇題50分,分析題50分。選擇部分要準確,單選盡量不要失分,多選比較綜合,必須經過練習。分析題要答全面,踩點得分,所以要多答,以全蓋偏,字跡要清楚,有條不紊。選擇的答題方法很多,邊復習要邊做書后的選擇題,大家做題就慢慢會有感覺的。分析題,答完之后一定要檢查一下行文,提煉一下你的文章中心思想,是不是和題目相扣。大家都寫過議論文,給你一個題目,首先審題,題目有幾問(考試一定要看全,別漏了),要求是什么(比如提示你用馬哲相關原理等等)。這樣你才能有的放矢,答題就象做文章,對題目適當分解,描述,引出自己的論點,然后用你的論據(相關原理,概念,知識點以及事實)去說明你的論點,書上的條條框框要有,還要有你的東西,要有所綜合,不能光是點“干的”,有理有據,分析透徹,起碼閱卷老師看了心里的印象分也會高那么一點點,雖然不一定有用,但考試和做事一樣,要做細,功課要做在前頭!關于考試我再說幾句,有人會覺得自己平時政治素養很高,可是到考場上就發揮得一般,還有就是到考場上,時間有限,沒法旁征博引那么許多,怎么辦?政治素養高的,平時要把握書本,進行提煉,要能對各章節侃侃而談,要有準備地下細功夫,因為面對的是考試,和平時一般分析不同。考場上覺得自己只能答出部分條條框框的同學注意了,平時要注意自己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多對書本提問題,要瀏覽別人的論述方式,生活本身就是思辨的,注意平時積累,開闊思路,會很快提高的。很多人覺得自己答不全,是不是,怎么解決呢?考試的時候實在沒轍了,怎么辦?平時要注意綜合,相關知識點要注意穿插和辨析,有助于考試舉一反三,適當總結一套自己答題的框架,類似萬能框架。
這是我自己的一點經驗,希望對大家有用了。(作者:周良 89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