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點:我們只報面授班。
小劉:我,這是面授,面授的班的單子是這個嗎?
報考點:好,是這個。
考研街上邊注著名師名校輔導班各種各樣的廣告,都對考研人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30歲的小劉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個,此時此刻是他第三次站在考研的起跑線上。
小劉:第一年的總分沒有考夠,第二年我就干脆請了幾個月的假,到北京的考研一條街來集中精力復習考試,盡管總分考夠了,過了分數(shù)線,但是由于一個單科沒過,所以比較后也沒有被錄取,今年干脆我把工作辭了,就是專門到北京集中精力,來復習把這個單科復習好。
連續(xù)兩年的失利,并沒有動搖小劉考研的決心,大寫畢業(yè)分到家鄉(xiāng)一個小縣城工作了四年之后,比較終他決定放棄自己這份不如意的工作。
小劉:工作本來就不如意,很郁悶,感覺到?jīng)]有前途,總想換一個比較理想的工作,感覺到只有通過考研這條路才能改變目前我這種現(xiàn)狀。
記者:你有沒有考慮過,也有可能考不上。
小劉:考不上我會繼續(xù)再考,因為本身考研就是破釜沉舟了,原來也沒有什么積蓄了,本來考研就是一個不歸路。
考研邊上出租床位的小廣告比比皆是,小劉需要馬上解決復習考研期間的住宿問題。報完了名,他駕輕就熟地跟考研街對面的一個出租戶取得了聯(lián)系,記者隨他一起去看房,這是一間半地下室,屋內(nèi)光線昏暗,大約八平米的房子里,放了四張上下鋪,除了右手一個空鋪位之外,這個小小的房間里,其它七個床位已經(jīng)被其特考研的學生住滿了。當記者離開的時候,夜色已經(jīng)籠罩住了考研街,街上人頭竄動,又一輪考研的熱潮拉開了序幕。
去采訪小劉的同事跟說,小劉的年紀也就是在30歲上下,但是你看電視屏幕上的他已經(jīng)是滿臉蒼茫了,都是讓考研究生給折騰的。像小劉這樣,目前非常明確,想通過考研究生從而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屬于在職的一群人,另外在考研的大軍里面,還有一個群體是不容忽視的,他們就是迎接的大學畢業(yè)生,06年的大學應(yīng)屆畢業(yè)生是413萬人,前一段時間人事部做了這樣一個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今年的大學應(yīng)屆畢業(yè)生里面有6成的人,畢業(yè)之時就有可能面臨失業(yè)的可能,這樣的一個數(shù)字,恐怕會讓更多的今年大學畢業(yè)的學生,會選擇考研,先把找工作這件艱難的事情放上兩年再說。
接下來我們看一個調(diào)查,不管是在職的也好,在校的也好,
你為什么考研究生?
迫于就業(yè)壓力 35%,
在學術(shù)上深造 24%,
文憑 19%,
沒有做好準備 17%,
為了愛情 5%
那么今天我們要著重說說這35%的人,迫于就業(yè)壓力。這個就業(yè)壓力到底有多大呢?我們接下來看一個網(wǎng)友的留言:我是學中文的,從去年年底就開始投簡歷找工作,簡歷是投了幾百份,招聘會跑了幾十場,但到現(xiàn)在仍然是一無所獲,聽說有的同學被逼無奈,愿意“零工資”就業(yè),我還做不到,還是考研吧,總比在家“啃老”要光彩一些,對父母是個交代,自己也不難看。
可能對于所有準備考研的學生來說,一個重要的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就是,考完研究生,上完了這兩三年的研究生課程之后,就業(yè)前景真的就變得明朗了嗎?接下來我們看一段采訪。
記者:你們兩個今年也是大三了,留在學校里現(xiàn)在沒有回去是準備考研嗎?我問一下朱莎莎,你是怎么考慮的?
朱莎莎:考上研究生以后,可能會有更多一點的選擇,然后工作可能會比較好找一點,然后大家都考研嘛,所以我也想考。
學生:就是大家都是這樣的,就是我一邊找工作,一邊在積極準備考研。
記者: 如果當時你有一個好的工作了,你會不會去考研?
學生: 如果當時擺在我面前是我自己理想的工作的話,我是不會去考研的。
學生:這是一條兩條腿走路的過程,很多人他們一方面準備考研,另外一方面也在積極地聯(lián)系工作單位,這樣的話,好為自己找到一份雙保險,就算如果萬一考研堅持不下去了,或者說工作單位理想,他們還有一條路可走。
其實這就形成的一個怪圈,大學畢業(yè)之后,因為不好找工作,因而上了研究生,而研究生畢業(yè)之后,也未見得就能找到一份工作,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那事情既然是這樣的話,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報考研究生,其實這里面就有一種孤注一擲的,獨它一把的感覺了,明知道結(jié)果不一定是好的,但畢竟是給自己展現(xiàn)了一絲機會吧。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大范圍的調(diào)查,
你認為考上研究生之后,能幫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能 53%
不一定 46%
不能 1%
這46%的人,應(yīng)該說是具有風險意識的,因為為了一份工作而去考研究生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把它比作是一次風險投資,就好像買了一只股票,你很難預測在未來的兩三年內(nèi),這只股票到底是漲還是跌,你作為投資一方,到底是賺還是賠。
前一段時間有一條消息說,北大、清華等九所院校從今年開始,試點對研究生全面收費,也無疑也就增大了投資的風險和成本,因為以前只是搭上了時間,而現(xiàn)在還要搭上錢。其實三年或者兩年的研究生的學習,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筆小的投入,都不是一個小的投資,而作為投資一方來說的話,這筆投資未見得就能夠收到你預期的回報。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