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研市場的“黑馬”———“云鵬考研”老總蘆云鵬多次指使他人毆打迫害競爭對手,并致一人死亡兩人受傷。鄭州中院對蘆云鵬雇兇傷害案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分別判處蘆云鵬、趙明杰、趙軍章、張占科死刑。(8月16日《南方周末》)
這幾起案件都是因為考研輔導班爭奪生源而引發的,像考研培訓這樣的文化產業卻充斥了那么多的暴力和血腥,真是讓人無法想。
那么,考研市場究竟有多大的暴利?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介紹一個詞“研產開發”。可別理解成“科研與產業開發”。這是一個“新名詞”,指的是“開發研究生產業”。在這個產業鏈上,包括辦考研班、編考研資料、給研究生及其導師發表論文等。蘆云鵬所從事的,就是“研產開發”中的輔導環節。他1993年開始組織考研輔導,第一次只是請了幾個老師,租了幾間教室,三天輔導就凈賺21萬元。蘆云鵬開辦輔導班10多年,資產已過億元。從云鵬的發家史,我們不難看到“研產開發”的巨大利潤。
犯罪者為罪惡付出了代價。但治理考研暴力治標不治本。我們必須反思:一個考研輔導市場,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暴利?業內人士說,考研輔導市場極其混亂,易于混水摸魚。那么,考研輔導市場為什么混亂?難道沒有人管不成?事實上,真的就沒人管。如,河南省教育廳、工商、民政等部門都稱,考研輔導市場不屬于自己管轄。這些部門的回答似乎都“言之有理”,秩序混亂的考研輔導市場,就是在這種“都沾邊,都不管”的狀況中一天天惡化,以至血案不斷。
解決暴利惟一的辦法,就是通過制度性的建設和監管,使其價格回歸,秩序井然。一個涉及上百萬人的考研輔導市場,長期以來竟是我國的一個管理空白點,令人震驚。可以說,無力無效的監管,是滋生考研輔導市場暴利與暴力的溫床。制度和監管問題不解決,誰能保證不會有第二個、第N個蘆云鵬?據悉,鄭州如今已經冒出數家新的考研培訓機構,“競爭”又將展開,“研產開發”市場并沒有因為蘆云鵬倒掉而得到規范。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