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政治復習指導: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

來源:考研教育網  時間:2006-08-24 16:22:06

這一章節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將結合歷年真題對其詳細講解。由于該章節內容較多,我們決定做兩期專題來討論,希望大家繼續關注考研網校復習專區,也歡迎各位考生到考研教育網論壇參與討論。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由其自然屬性決定的,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1996年真題:作為商品的計算機軟件,其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

A軟件磁盤本身B軟件的有用性

C購買軟件的貨幣D應用軟件的計算機

分析:

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使用價值,價值的存在是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的。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據此很容易可以判斷軟件的有用性是軟件的物質承擔者。

2000年真題:馬克思在研究商品時,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因為使用價值是

A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B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

C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實體D商品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分析:

使用價值在一切社會都存在,它確實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也是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實體,但馬克思研究商品時關注使用價值,卻不是因為這一點,而是為了要搞清楚為什么不同使用價值的東西可以交換。因此,本題應該選擇D.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具有統一性的,剛才講到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也就沒有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相互矛盾的,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能同時實現,必須通過交換才能解決這一矛盾。

2003年真題: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形式是

A商品和商品的對立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對立

C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對立D商品與貨幣的對立

分析:

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必須通過交換解決,而交換必然涉及到貨幣,所以顯然是選D,這部分在講貨幣時還要再說。

而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商品生產者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這里講到了勞動的二重性問題,有一道2002年真題講的就是勞動二重性地位。

2002年真題: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是

A剩余價值學說 B生產價格理論

C勞動二重性學說D勞動力商品理論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勞動二重性學說對整個政治經濟學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為勞動價值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剩余價值理論、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等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的全部經濟理論都是建立在勞動二重性之上的。

二、商品的價值與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衡量勞動量的自然尺度是勞動時間,而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的不是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但無論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是恒定的,而它在同一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的量會變化。

1994年真題:投入某種物質商品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量不變,如果勞動生產率提高,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之間,兩者的變化表現為

A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不變B商品數量不變,價值量增大

C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減少D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增大

分析:

我們首先要明確勞動生產率提高,必然商品數量要增加,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價值量呢?無論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是恒定的。要注意:是生產的價值總量不變,就是說,在單位時間無論是生產一件商品還是生產一百件產品,那一件商品的價值量和那一百件商品總的價值量是相等的。而單位時間內生產率提高了,生產出的商品多了,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自然減少了。

還要指出,這里的勞動生產率指的是社會勞動生產率,而不是某個單位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在現實中,各個單位都力求自己的生產率低于社會勞動生產率,他們生產出產品后將這些產品按照社會價值出售,從而獲得更多的報酬。

2005年真題:某企業有一臺高精度磨床,價值20000元,使用年限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這時由于生產該設備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所需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其價值降為15000元。此時,這臺磨床的物質磨損是

A 1000元B 2000元

C 3000元D 4000元

分析:

價值20000元,使用年限10年,每年物質磨損2000元,使用2年后,物質磨損自然是4000元。本題干擾內容是后來出現了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問題,但這與無形損耗有關,與物質損耗無關。

三、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商品、價值在本質上都不是物,而是被物所掩蓋著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各個商品生產者在抽象勞動層面上進行等量勞動相交換。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等都來源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這一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2002年真題:個別勞動的社會性質,通過

A商品的有用性來體現B商品的廣告傳播來體現

C商品的交換來體現 D商品質量的鑒定來體現

分析:

個別勞動要具有社會性質必須進入流通領域,即必須通過交換才行,只有商品賣出去了,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商品的有用性,只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質量鑒定并沒有將商品賣出,也不能具有社會性質。而廣告宣傳和鑒定的性質類似。所以本題應該選C.

我們已經講過這部分知識的第一期,主要內容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的價值與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一期我們主要講解:貨幣、價值規律的相關知識。

一、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這是貨幣的本質。貨幣也是一種商品,也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普通商品具有由它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使用價值,而貨幣還具有由它作為一般等價物這種社會職能所產生的特殊的使用價值。普通商品的價值,要通過貨幣表現出來,而貨幣自身則作為直接的價值體現物而存在,是價值的一般代表,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中,貨幣具有五種職能:

1、價值尺度。價值尺度職能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所包含價值量大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具有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不需要現實貨幣,而只需觀念上的貨幣。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職能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執行流通手段,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貨幣不可。

3、貯藏手段。貯藏手段職能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人們當作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貯藏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必須是足值的金屬貨幣或金屬條塊。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職能是指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并發生賒購賒銷,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買賣商品的情況下,貨幣用于清償債務時執行的職能。而后,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被運用于繳納租金、稅金和發放工資等方面,超出了商品流通領域。

5、世界貨幣。世界貨幣職能是指貨幣在世界市場上作為一種購買手段、支付手段和社會財富的代表發揮作用。

在貨幣的五種職能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比較基本的職能。

1996年真題:在下列經濟行為中,屬于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是______.

A、顧客用10元可購買5斤蘋果

B、顧客購買5斤蘋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顧客用10元購買了5斤蘋果

D、顧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價格預定5斤蘋果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貨幣職能的應用。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流通手段的職能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選項A是商品僅被標價,這屬于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而選項B、D都是屬于支付手段。

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與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商品的給與和貨款的支付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離開了,即“先給貨后付款”;后者則是現貨交易,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1999年真題:貨幣能夠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因為貨幣__________.

A、有特殊的使用價值B、是商品交換的媒介

C、自身也有價值D、可作為支付手段

分析: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因而能衡量和表現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所以這題的正確答案很明顯的就是C選項。

2000年真題:某消費者的下列經濟行為中,屬于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的有______.

A、購買商品房,合同約定房價30萬元

B、按購房合同約定,第二年付房款10萬元

C、繳納房屋契稅9000元

D、在裝飾材料市場現購材料5萬元

E、交付車庫租金200元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貨幣職能中支付手段的職能。我們已經講過了貨幣的五種職能,對于這一題,只要弄清楚貨幣五大職能之間的區別,就很容易選出正確的答案為:B、C、E.而對于選項A,執行的是價值尺度的職能;對于選項D,執行的則是流通手段職能。

2005年真題:在市場上,一臺筆記本電腦的標價是12000元,此時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貨幣是_____________.

A、實在的貨幣B、信用貨幣C、觀念的貨幣D、現金

分析:由前面的講解可以知道,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不需要現實貨幣,而只需觀念上的貨幣。所以正確答案為選項C.對于A、D選項都是屬于現實貨幣。而B選項的信用貨幣是代替現實的貨幣執行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職能。

另外,來講解一下兩個易混淆的概念:紙幣、信用貨幣。

紙幣:紙幣是國家發行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它自身沒有價值,只是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隨著貨幣支付手段職能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是在信用關系基礎上產生的能夠代替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的一種信用憑證和符號。

二、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客觀經濟規律。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交換依據商品的價值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格根據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化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商品交換以貨幣為媒介,商品的價值通過商品的價格表現出來。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內容和客觀基礎。在現實的交換活動中,商品的價格和價值經常是不一致的。這是由于,供求關系與價格之間,存在著供求關系影響價格波動和價格波動反作用于供求關系的聯系。

1996年真題:在商品經濟運行中,價值、價格和供求三者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

A、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B、價格受價值影響,隨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C、價格由價值決定,反映價值并反映供求關系

D、價格由價值決定,反映價值但不反映供求關系

E、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影響又制約供求關系

分析:由上面的講解,我們很容易就能得出這一題的正確答案為:A、C、E.

對于B、D的說法都是與正確答案相矛盾的,是錯誤的說法。

2003年真題: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表現形式有_____________.

A、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B、價格圍繞交換價值上下波動

C、價格圍繞成本價格上下波動D、市場價格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

E、市場價格圍繞壟斷價格上下波動

分析:價值規律作用表現的形式是受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商品價格與價值的不一致并沒有違反價值規律。

在自由資本主義社會,部門之間的競爭使得利潤轉為平均利潤,商品的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生產成本+平均利潤),這種情況下,商品的市場價格由于受到市場機制的影響不再是圍繞價值而是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

到了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家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而制定出旨在保護自己利益并且使其比較大化的壟斷價格(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由于壟斷價格是市場價格,價值規律就通過壟斷價格發揮作用,即市場價格圍繞壟斷價格上下波動。

所以正確答案為A、D、E.

比較后來講一下,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1、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按比例分配,即配置社會經濟資源;2、價值規律自發地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進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3、價值規律會引起和促進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造成優勝劣汰的結果。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资源站欧美在线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第一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AV片一区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