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中國共產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要擔負的領導責任是( ABCD )
A.把握方向 B.制定政策 C.整合力量 D.營造環境
2.2006年6月,在上海合作組織五周年和“上海五國”機制十周年的時刻,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召開,胡錦濤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共創上海合作組織更加美好的明天》的講話,他提出( ABCD )
A.加強戰略協作,鞏固睦鄰友好
B.深化務實合作,帶動全面發展
C.拓展人文交流,夯實社會基礎
D.堅持開放合作,維護世界和平
3. 2006年10月9日,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朝鮮在9日“安全、成功地”進行了核試驗。朝鮮此次核試驗造成的后果是( ABC )
A.朝鮮核試驗單方面廢止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引發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B.給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帶來了不安與隱憂
C.朝鮮進行的核試驗給中朝關系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D.標志著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的失敗
4.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我國文化發展要堅持的方針原則是( ABCD )
A.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B.堅持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不斷深化對文化發展的認識
C.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D.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
5.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指導方針是( ABCD )
A.自主創新
B.重點跨越
C.支撐發展
D.引領未來
6.2006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溫家寶就中日關系的發展提出的建議是( ABCD )
A.密切各層次的溝通與交流,增進政治互信
B.繼續進行戰略對話,照顧彼此關切
C.完善經濟技術合作機制
D.加強對地區問題的磋商,推進東亞區域合作
7.聯合國安理會就結束黎巴嫩、以色列的軍事沖突達成的第1701號決議的內容是( ABC )
A.要求沖突雙方停止軍事行動
B.以色列從黎南部撤軍
C.在以、黎之間部署黎巴嫩政府軍
D.部署聯合國維和部隊并軍事解除黎巴嫩真主黨武裝
8.在2006年1月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選舉中,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一舉擊敗競爭對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奪得近三分之二的席位。它的當選意味著( AD )
A.會使巴以局勢前景更加復雜并增添新的變數
B.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必須辭去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一職
C.中東和平進程的終結
D.巴民眾對巴以和平前景存在疑慮,傾向于對以采取強硬立場
9.中國能源戰略的基本內容是( ABD )
A.堅持節約優先、保護環境
B.加強國際互利合作,努力構筑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
C.立足國際、多元發展
D.立足國內、多元發展
10.16屆6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是( ABCD )
A.人民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B.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C.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D.創新型國家基本建成
1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核心價值體系內涵十分豐富( ABCD )
A.發展是硬道理,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B.創造條件,達到個人富裕而且共同富裕的狀態
C.實行民主,擴大民主,發展民主
D.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12.2006年7月,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舉行對話會議,這些國家除了中國和印度外,還有( ABCD )
A.南非 B.墨西哥 C.巴西 D.剛果
13.胡錦濤在青藏鐵路通車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從青藏鐵路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我們得到許多重要啟示( ABCD )
A.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B.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力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C.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
D.大力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
14.我國實行新的匯率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BC )
A.市場供求為基礎
B.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
C.有管理的浮動制度
D.完全市場調節
15.我國“十一五”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ABCD )
A.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
B.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C.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16.我國“十一五”(2006年—2010年)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ABC )
A.普及義務教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
B.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
C.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D.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17.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 ABC )
A.生產發展、生活寬裕 B.鄉風文明、村容整潔
C.管理民主 D.提高農民收入
18.制定“十一五”規劃(2006年—2010年)要堅持的原則是( ABC )
A.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B.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C.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D.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
19.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 ACD )
A.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 B.制定”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
C.調整產業結構的中心環節 D.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20.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著力點是( ABCD )
A.擴大就業 B.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C.理順分配關系 D.發展社會事業
21.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是( ABC )
A.發展先進制造業 B.提高服務業比重
C.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D.積極發展科學文化事業
22.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 ABCD )
A.促進經濟增長 B.增加就業
C.穩定物價 D.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23.社會公平就是社會的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合理而平均的分配,它意味著( ABCD )
A.權利的平等 B.分配的合理 C.機會的均等 D.司法的公正
24.社會公平是( ABCD )
A.社會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念 B.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C.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 D.衡量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尺度
25.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是( ABC )
A.減量化 B.再利用 C.資源化 D.高增長
26.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新的重要論斷是( AB )
A.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B.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
C.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D.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
27.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是( ABCD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8.關于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中國政府主張( ABCD )
A.改革應有利于提高安理會的權威和效率
B.反對人為設定時限
C.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性
D.反對強行表決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
29.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及其發展實行的政策是( ABCD )
A.鼓勵 B.支持 C.引導 D.依法監督和管理
30.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構建“兩頭小,中間大”的合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其前提條件是( ABCD )
A.理順收入分配關系 B.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
C.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 D.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31.國務院批準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近期工作重點是( ABCD )
A.鼓勵天津濱海新區進行金融改革和創新
B.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進行土地管理改革
C.推動天津濱海新區進一步擴大開放,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
D.給予天津濱海新區一定的財政稅收政策扶持
32.胡錦濤在圣彼得堡與前來出席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時,就從戰略高度審視和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提出的建議是( ABC )
A.落實承諾,促進國際發展合作
B.加強合作,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成功
C.開拓創新,深化南南合作
D.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33.我國擴大消費需求的措施是( ABCD )
A.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B.穩定居民支出預期,擴大即期消費
C.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
D.完善消費環境和政策
34.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需要正確處理好的的關系是( ABCD )
A.認識和處理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系
B.認識和處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
C.認識和處理發展的平衡性和不平衡性的關系
D.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35.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國解決就業的方針是( ABC )
A.勞動者自主擇業 B.市場調節就業
C.政府促進就業 D.大力發展非公有制吸納勞動者就業
36.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上海精神”它的內涵是( BCD )
A.軍事結盟,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B.互信、互利、平等、協商
C.尊重多樣文明
D.謀求共同發展
37.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國有( ABCD )
A.印度 B.蒙古 C.伊朗 D.巴基斯坦
38.中國政府倡導的新能源安全觀是( ABC )
A.加強能源開發利用的互利合作
B.形成先進能源技術的研發推廣體系
C.維護能源安全穩定的良好政治環境
D.逐漸減少油氣資源開發,大力推廣新能源和替代能源
39.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已經實現了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的飛躍。這個“四位一體”是指( ABC )
A.物質文明建設 B.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
C.和諧社會建設 D.黨的建設
40.我國的節能政策是( ABCD )
A.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節能 B.完善價格和財稅收體制促進節能
C.提高科技水平促進節能 D.加強管理促進節能
41.中國政府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政策主張是( ABC )
A.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
B.通過外交和政治手段解決分歧
C.保持朝鮮半島無核化
D.美國應首先放棄對朝鮮的敵對政策
42.2006年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的三大議題是( ABD )
A.能源安全 B.傳染病防控 C.反恐 D.教育
43.在外延式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實現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必須的物質條件前提是( AB )
A.必須具備追加的生產資料
B.必須具備追加的消費資料
C.追加的固定資本折舊
D.追加的貨幣資本
44.亞洲議會和平協會年會通過了《亞洲國家人權憲章》,在此憲章中特別強調了( ABC )
A.生存權 B.發展權 C.教育權 D.平等權
45.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的原則是( ABCD )
A.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科學發展
B.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民主法治
C.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D.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
46.加強黨的建設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是( AB )
A.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B.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C.提高黨的依法治國意識 D.培養優秀青年干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