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鄧三概論部分有六個采分點、命題要素:
第一, 材料分析。分析題材料指出重大問題的主要表現,同時注意關于重大問題的觀點和政策。
第二, 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政策。容易出多選,鄧三概論部分從第二章開始有措施的表述,其中第六章就有八到十個措施。
第三, 相互關系。這可作為一個得分點來考查,也容易出選擇題,一般列舉三個相互關系,有兩種情況:一是指定分析關系;一是指出有哪幾個關系。
第四, 形成原因。如必要性、客觀依據等等
第五, 重要性或重要意義,容易出選擇題或者可作為得分點。如2001年關于西部大開發的意義等。
第六, 主要內涵、基本目標、主要內容或特征等等。如2003年考查宏觀調控的目標,2006年考查社會保障內容。
二、鄧三概論部分2007年注意的重大觀點:六大觀點
第一,以人為本;第二,科學發展觀;第三,和諧社會;第四,樹立榮辱觀,構建核心價值體系;第五,新農村建設;第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
三、八大問題
1、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在經濟長期增長的過程中,反而出現了教育、醫療、衛生嚴重之后的問題,經濟、城鄉、社會發展不協調,投資嚴重失衡,兩大部類失衡,國內需求和國外需求嚴重失衡。
2、以分配為中心人民內部的利益關系矛盾更加突出,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
3、市場秩序混亂,各方面體制、機制不健全。
4、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成為矛盾產生的原因。
5、粗放型增長嚴重,社會事業發展過快,資源緊張。
6、宏觀調控乏力,措施不到位,中央地方關系沒理順。
7、道德滑坡、思想價值觀念混亂,黨員干部出現腐敗現象。
8、科教興國效果有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七道大題
1、全面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建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辨證統一,建設和諧社會
2、正確認識,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建設和諧社會
3、調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底收入水平,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解決貧富差距過分擴大的問題,使全體人民,特別是第收入群體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建設和諧社會
4、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構建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
5、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解決好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
6、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增長方式的徹底轉變,解決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
7、科教興國,教育為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