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分析】
貨幣流通規律,就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規律。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待流通的商品數量;二是商品的價格水平;三是貨幣流通速度,即一定時期內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周轉次數。前兩項的乘積就是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它們相互之間的數量關系可用公式表示為: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
按照貨幣流通規律的公式,題干中給出商品價格總額24萬億,貨幣量為3億元,所以用24/3=8可計算出當年貨幣流通速度為8次/年。再根據題干中的已知條件,今年的商品價格總額為24+24×10%=26.4(萬億),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套進貨幣流通規律的公式,今年流通中的貨幣量就為26.4萬/8=3.3(次)。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選項。
【考點對照】 陸衛明 常紅利主編《2009年考研政治考點解析》P82
常紅利編著《2009年考研政治互聯法復習指南》P27
常紅利編著《2009年考研政治互聯提綱與考點提示》P50
【考題對照】 陸衛明 常紅利主編《2009年考研政治專項試題》P75第7題
6.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政府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調節的實質是
A.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B.維持資本主義經濟穩定增長
C.消除或防止經濟危機的爆發 D.提高資本主義社會的整體福利水平
【答案】A
【命題分析】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各種不同的具體形式,其實質都是私人壟斷資本利用國家機器來為其發展服務的手段,是私人壟斷資本為了維護壟斷統治和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和國家政權相結合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形式,是資產階級國家在直接參與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中,代表資產階級總利益并凌駕于個別壟斷資本之上,對社會經濟進行調節的一種形式。根據對教材中這一標準說法的理解,本題正確答案是A選項。
【考點對照】 陸衛明 常紅利主編《2009年考研政治考點解析》P100
常紅利編著《2009年考研政治互聯法復習指南》P31
常紅利編著《2009年考研政治互聯提綱與考點提示》P63
【考題對照】 陸衛明 常紅利主編《2009年考研政治專項試題》P21第35 題
7. 某鋼鐵廠因鐵礦石價格上漲,增加了該廠的預付資本數量,這使得該廠的資本構成發生了變化,所變化的資本構成是
A.資本技術構成 B.資本價值構成 C.資本物質構成 D.資本有機構成
【答案】B
【命題分析】
資本家投入到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資本,從自然形式上看,這種由生產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可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這兩部分資本價值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在資本的技術構成和資本的價值構成之間,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通常用c:v來表示。題干中生產資料價格的漲落會引起資本價值構成的變化,但這種變化不是由資本的技術構成發生變化引起,所以不是資本有機構成發生變化。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考點對照】 陸衛明 常紅利主編《2009年考研政治考點解析》P89
常紅利編著《2009年考研政治互聯法復習指南》P30
常紅利編著《2009年考研政治互聯提綱與考點提示》P57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09.03
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試題、答案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