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21世紀最為精貴的競爭力。”相信這句話已不僅只是流行語了。對于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的中國而言,其似乎也正愈加切身地體驗著人才的重要性。當人們對近幾年國內各個大學開辦的MBA、EMBA教育開始提出一些質疑時,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卻告訴記者,如今中國MBA、EMBA的人數與質量同中國經濟的體量是不匹配的。
事實上,這一點已為眾人所認同,關鍵只是在于,中國的MBA和EMBA的教育究竟該走一條怎樣的路?先來看一下中國MBA和EMBA教育本身。毋庸諱言,中國的MBA和EMBA教育像部分行業一樣,屬于“舶來品”。因此,當前中國的MBA和EMBA教育多模仿西方模式,而EMBA課程更是多與西方商學院合作開設,以吸收西方發達市場的經驗及先進教育模式。不過,復旦管理學院與臺灣大學日前合作開設的兩岸首個EMBA專班則引發了一些疑問——這樣的EMBA班吸引力何在?
其實,在目前兩岸不同的教育體制下,首先面臨的就是學位授予問題。臺大管理學院院長洪茂蔚表示,一切都會遵照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等到臺當局承認雙學位后,才會開始授予雙學位。也就是說,目前這個班級中的學生由哪方招收就由哪方授予學位。洪茂蔚稱:“大陸在這一方面管得比較松,而中國臺灣就比較嚴格。”
對此,陸雄文笑稱:“臺灣應該學學大陸的‘改革開放’,臺灣如果連教育都不能開放,勢必將落后于世界,甚至落后于大陸。”也許這僅是該項目啟動當日的一段小插曲,但卻不得不說是一大“硬傷”。“就當前EMBA教育而言,臺灣方面并不比大陸具有多少優勢。雖然說,進入EMBA教育的那些老總對學位可能并不看重,但合作雙方無法授予雙學位,對招生吸引力方面還是會有一定的打擊,畢竟本身這一兩岸合作的EMBA項目的魅力并不如復旦管院與西方著名商學院合作的EMBA項目。”一位正積極致力于選擇EMBA項目就讀的黃先生坦言。
但就如陸雄文所言的那樣,EMBA的學生更為注重的可能并不是從課堂上及案例中獲得了什么知識,而更在于通過這樣一個平臺,通過同學情誼,為自己的事業發展搭建通道。而這也就是幾乎國內所有開辦MBA、EMBA教育的學校都極為重視校友組織的原因所在。校友、同學才是MBA、EMBA項目最大的資源與魅力所在,雖然幾乎所有的商學院對于這點總是諱莫如深,至少是不愿爽直地正面承認。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北京在職MBA報考,若為國內院校,一般要求本科畢業滿3年、專科畢業滿5年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通常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一定工作經驗等要求,部分接受大專學歷。報考后攻...
在職MBA報考難度適中,與全日制MBA同考管理類綜合能力和英語二,科目較少且內容側重基矗近年國家線穩定在167-175分,多數院校分數線與國家線持平,合理備考后...
自考本科生畢業后能報讀在職MBA嗎?自考本科生畢業后能報讀在職MBA。按教育部規定,有本科畢業證就能直接報考,報考條件與全日制本科一樣,無歧視。只要滿足學歷、年...
北京在職MBA上課時間以周末班、集中班為主,周末班多為每周六日或單周日授課,集中班為每月集中幾天學習,靈活適配職場節奏;畢業后可獲碩士學位證(與全日制效力一致)...
專科生在職MBA報考條件并不苛刻,一般需?飘厴I滿5年,部分院校允許同等學力加試后入學;像西南財經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多所院校都對?粕_放,滿足條件即可報考,...
在職MBA通過率因報考路徑(國內非全日制、國際碩士)而異。國內非全日制MBA需參加聯考,通過率受競爭、備考等影響;國際碩士路線無需入學考試,申請制下滿足條件較易...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