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媒體報道改變MBA命運

來源: 時間:2008-12-05 11:10:31

         中國首批MBA在畢業1年后,發出了一封求救信:MBA——SOS(救救我們MBA)!3個月后,一篇文章,驚動了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從而為他們爭取到了“選擇工作的自由”。

  這件事發生在1987年。這篇文章叫《命運備忘錄——38名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境遇剖析》,發表在12月2日的《中國青年報》上,署了6位記者的名字:張建偉、蔣崢、陸小婭、郭藍燕、高峻、寧光強。

  21年后的2008年12月3日,這篇報道的牽頭人張飚說:“我們六路人馬出動,做這個重頭報道,不僅是為了‘解放’這批人;我們的著眼點,是關注在僵化的人才制度下,一代人的命運。”

  張飚,時任《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命運備忘錄”這5個字,便是他揮毫書寫的。

  他說:“見報當天,國務院代總理李鵬就過問此事。”文章執筆人張建偉說:“報社馬上接到通知,國家經委、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勞動人事部等6個部門的領導,為MBA問題,要與《中國青年報》對話。”

  時任報社科技新聞部主任的陸小婭回憶:“我記得,當時國家經委副主任袁寶華主持了兩次座談會。他說,報紙是他的孩子給他看的。”

  陸小婭參與組織了這次報道。最早,她是從本報記者葉研手里得到了這封信。

  信只有兩頁。信中說,《中國青年報》敢于直言,我們愿意向你們提供首屆中美聯合培養的MBA學員回國后的命運。

  什么叫MBA?在當時是個新名詞,沒幾個人知道。陸小婭說:“我們還查了英文字典。”

  張建偉說:“這就好像‘活人被處死’一樣難受。”在見報的文章開始,他寫道:“MBA們問:我們年紀輕輕,卻無用武之地:報國無門,苦惱不堪;為培養我們,國家耗資百萬,我們歷盡艱辛,然而,培養與使用完全脫節——我們懷疑,國家耗費巨資辦這種人才項目是為了什么?”

  寫信的人,是38名首批MBA之一。為了保護他,他的名字在報社也是少數人知道的秘密。十多年后,謎底才被揭開,他叫才讓,是鋼鐵研究總院的藏族技術員。

  才讓的命運不錯,回國后便受到重視,由科研部門調到政策研究室,負責起草單位改革方案。現在,他是中央企業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的二把手。

  當時,他是仗義執言,在北京為分散在全國的同學打抱不平。才讓說:“《中國青年報》記者接到信后,就在我們大院里小花園邊的長凳上采訪我。晚上,我帶他到一個同學家采訪。沒有電梯,我們爬上16樓。在北京的四五個同學來了,我們用一個煤油爐煮了點湯,大家邊吃邊說同學們的命運。”

  中國首批MBA的誕生背景逐漸清楚。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鄧小平訪美,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協助中國培養管理人員。地點選在大連工學院內。原國家經委副主任袁寶華說:“當時還不叫MBA,它就叫管理培訓中心。”

  1984年4月,美國總統里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宣布,這個班,畢業生將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授予的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當年7月,招生在全國鋪開。9月,440名精通外語、有3年實踐經驗的青年人才被選拔出來,獲準應試。10月,留下40人入學。兩年后,39人完成國內學業,赴美實習一學期,他們被譽為“中國經濟管理黃埔一期”學員。

  1986年,39人的出國培訓經費,幾乎用掉國家經委全年出國費用的一半。

  才讓說:“每一個學員都體會到期望背后的壓力。朱镕基,當時是經委副主任,給我們做出國動員;我們的畢業典禮是基辛格來做講演。”

  陸小婭說:“當時,這些人是中國‘稀有資源’。可是付出了這么高的成本以后,為什么回國以后他們覺得無用武之地?報社總編輯徐祝慶下了很大的決心,派6個記者,做覆蓋式采訪:爭取把這38個人全部采訪到。”

  當年31歲的郭藍燕是6名記者之一。她回憶:“我去天津采訪了學員王海濤的領導。他的領導認為,我已經很用人才了,讓這位MBA給外國專家送送信,當生活翻譯,兼管雜務,風吹不著,雨淋不著。”

  而另一位MBA被塞進人浮于事的科室中當科員。畢業10個月,無所事事,只被人當了一次評職稱的“砝碼”。

  在評職稱的時候,那個白頭發的科長說:“看他們敢不評我高級職稱?我的能力還不夠強嗎?全廠唯一的研究生都在我的領導下!”

  這篇報道呼吁:“政治體制不進行改革,官僚主義不會被徹底埋葬。MBA在中國的命運已提醒我們:中國人才的危機不是什么別的危機,恰恰是以人治為特征的舊政治體制危機的投影。”

  陸小婭說:“還有一個反響,我們沒有意料到。報道發出來后,我們收到好多電報,是要人的,要這批MBA。”

  她和本報副總編輯張飚參加了國務院六部委和本報的“對話會”。張飚說:“會場爭論很激烈。”

  當時國家教委反對的意見之一是:對留學生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只能發內參,不應該公開報道,否則會增加他們回國的顧慮。

  陸小婭記錄了張飚的現場發言:第一,留學生回國的最大顧慮是原有人事制度的束縛,這篇文章剖析制度的弊端,一定要公開見報。中國對人才浪費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不大喝一聲,不足以使人清醒。

  第二,留學生有諸多信息渠道,如果我們的媒體只報喜,不報憂,恰恰不能使他們全面了解國內,從而產生懷疑。

  當時,袁寶華勸一些部委領導:“不必糾纏枝節了,看看問題該怎么解決吧。”

  才讓說:“我們只要一個條件,讓我們有流動的自由。那時候,中國沒有人才自由流動制度,只要單位領導不放你,你一輩子都走不了。”

  最后,袁寶華拍板:給予這批MBA“特殊政策”,允許他們自由流動。

  第一代MBA就這樣被“解放”了。從他們開始,更多中國人逐漸有了換工作的自由。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提前免試攻略:怎么準備?怎么申請?如何通過?
    在職mba提前免試攻略:怎么準備?怎么申請?如何通過?

    在職mba提前免試攻略:準備時要圍繞材料、背景、選校。申請按網申、提交材料、初審、面試流程。面試掌握STAR法則等技巧能提高通過率,文中還推薦了相關院校。

    350評論2025-09-19 11:22:14
    北京在職MBA雙證學校,職場進階的黃金鑰匙
    北京在職MBA雙證學校,職場進階的黃金鑰匙

    北京有眾多在職MBA雙證學校,像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這些學校授課方式靈活,學制多為3年,學員畢業后可獲學位證與畢業證,有助于提升職場競爭力,...

    300評論2025-09-18 18:32:37
    廣東在職mba院校推薦:這些院校不用參加統考
    廣東在職mba院校推薦:這些院校不用參加統考

    廣東在職mba院校推薦3所無需統考的:深圳技術大學與愛丁堡龍比亞大學合作項目學制1.5年,具區位、授課及聯合培養優勢;江西財大與紐約理工合作項目中留服認證保障強...

    700評論2025-09-12 11:08:09
    在職mba雙證含金量分析及擇校攻略
    在職mba雙證含金量分析及擇校攻略

    在職mba雙證含金量需要看報考方式,在職MBA雙證獲取路徑有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碩士、留服認證國際碩士。非全日制國內認可度高,需統考;中外合作辦學國際認...

    280評論2025-09-05 09:51:52
    北京在職MBA院校排名:適配職場晉升的擇校指南
    北京在職MBA院校排名:適配職場晉升的擇校指南

    北京在職MBA院校排名涵蓋北清人等頂尖院校、北理工等特色院校及北京林業大學等差異化院校,從行業適配、報考門檻、學費學制等維度拆解,結合職業規劃給出擇校策略,助力...

    1070評論2025-08-29 10:56:19
    江蘇在職MBA學費多少大PK,看看哪所適合你的錢包
    江蘇在職MBA學費多少大PK,看看哪所適合你的錢包

    江蘇在職MBA學費跨度大,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的6萬元,到東南大學的21萬元不等。讀在職MBA能助力升職加薪、拓展人脈、提升管理能力,在職人可根據預...

    420評論2025-08-29 09:57:57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思思精品久久96 | 日本免费高清欧美 |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浓毛少妇毛茸茸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