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季MBA的網上報名尚未結束,號稱中國最“貴”MBA的中歐工商學院又掀起了火爆的招生攻勢,以北大光華、清華領軍的“高校系”,以中歐、長江為代表的“獨立派”,以北大國際MBA、復旦—挪威管理學院項目領銜的“混血兒”,如同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和跨國公司,雖然主營業務都是MBA、EMBA,但在選拔標準、生源對象、教學方式等諸多方面卻有著不小的差異——
形勢
品牌MBA生源不錯
從去年起,一度火爆的MBA市場跌入“熊市”,但是近日記者了解到,幾經震蕩后,三類MBA的領軍人物生源質量、數量還
都不錯。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宣傳負責人滕海川告訴記者,2002年3394人報名,錄取260人,錄取比例13:1;2003年2137人報名,錄取260人,錄取比例8.2:1;2004年1455人報名,錄取320人,錄取比例4.5:1,雖然報名人數跌幅較大,但是剔除2004年因對專科生報考要求提高,報名人數銳減的因素,2003年、2004年變化的幅度并不大。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招生負責人介紹說,近幾年報考中歐的學生人數一直比較穩定,錄取比例也始終在5:1左右,而且今年還準備擴招50%。已經完成招生工作的北大國際MBA招生部劉經理也表示,今年報考的數量大致與去年持平,學生的素質和層次都不錯。
門檻
繞過聯考難度未必銳減
在不少“有心讀書,無力考試”的大齡學生中,聯考始終是一道越不過的關。那么,“變臉”后的聯考是否降低了入門的難度?選擇聯考外MBA是個討巧的捷徑嗎?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宣傳負責人滕海川表示,北大MBA在錄取時非常注重考生的背景,包括以前畢業的院校、工作單位的知名度、任職情況、取得的業績等,加大面試比重確實給那些自身條件優秀,但“考功”一般的人更多的機會。但是,并不意味著“剝奪”了畢業兩、三年的考生的機會。因為,適合不適合讀MBA,主要是潛質問題,與工作年限沒有直接關系。
中歐、北大國際MBA招生負責人告訴記者,聯考外MBA更傾向于招收已經有一定工作經驗和職業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因此“高齡”學員的比重更大一些。其中,北大國際MBA學員平均年齡在33歲左右,工作經歷在七年以上;中歐工商學院學員的平均年齡近30歲,工作兩三年的只占10%。而且,中歐、北大國際MBA、長江等都需要GMAT成績,還要通過多輪嚴格的面試,難度并不見得比聯考低。但是,一些聯考外的專業MBA難度確實較小,據清華經管學院MBA招生推廣部副主任田明介紹,該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剛剛獲準申請研究生學歷的金融財務MBA今年錄取比例大致是2.5:1。
選擇
選讀MBA質量是關鍵
關于MBA三大門派的爭論一直是業內的焦點,三大門派各自的優勢何在?考生在選擇時應盯緊哪些指標?
作為“高校系”MBA的“頭牌”之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宣傳負責人滕海川表示,高校MBA的優勢一是正規,完全納入研究生教育的軌道,治學嚴謹,積淀深厚;二是學員有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會始終以母校為榮;三是高等學府自身豐富的師資資源、校友資源、企業資源本身就是品牌保證。清華經管學院MBA招生推廣部副主任田明也認為,名校MBA考生,選拔和競爭更激烈,筆試要求也相對較高,保證了學員的高質量,而畢業后能夠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學位證更是絕大多數非聯考MBA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招生負責人則表示,頂尖的“獨立型”、“混血兒”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機會,在課程設置方面與國際接軌的速度也更快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報考聯考內MBA確實有些技巧,因為在春秋兩次招生中,以招收大學本科畢業、工齡5年以上在職人員為主的春季班無論在競爭激烈程度,還是收費方面都優于報考條件相對寬松的秋季班。據田明介紹,清華明年春季MBA學費是6萬元,秋季FMBA和PMBA是7.2萬元,IMBA是8.8萬元,歷年春季MBA錄取比例都不高于2:1,而秋季MBA班去年的錄取比例是5.7:1。不同的是,春季MBA班在結業之后,只能獲得相關的學位,但是并不能獲取研究生學歷。滕海川也告訴記者,北大光華明年春季MBA學費為6萬元,秋季班則是7.5萬至8萬元不等。去年春季班的錄取比例為2.3:1,而去年秋季班則為4.5:1。
同時,業內人士還提醒,目前國內MBA教育魚龍混雜,有些純粹是商業項目,因此教育質量差異懸殊。特別是,選擇合辦項目時,要對國外院校的資質和文憑含金量進行充分考察,不要被廣告所誤導。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