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趙友永 軟件/芯片 金融電子設備及系統軟件、智能交通及系統軟件 1999 17888 31.04% 23440 71.81% 40273 50.05% 20.599 128.020
18 皓辰傳媒公司(IT168) 藍江 傳媒 信息資訊服務 1999 5000 60.00% 8000 50.00% 12000 54.92% 19.974 127.329
19 派克蘭帝有限責任公司 羅建凡 服裝 童裝 1994 12000 50.00% 18000 55.56% 28000 52.75% 19.227 122.511
20 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 馬興法 機械制造 鐵路軸承、圓柱滾子軸承、深溝球軸承等 1999 39730 48.26% 58903 70.96% 100700 59.20% 18.102 120.110
21 廣州市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蔡達標 餐飲/酒店 中式餐飲連鎖 1994 - - - - - 55.00% 18.435 119.675
備注:帶*號企業表示該公司數據不全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應公司要求隱去部分數字
2007年度“未來之星”特別推薦榜
公司名稱 創始人 行業分類 主營業務 成立時間
1 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莘 軟件/芯片 計算機反病毒產品、網絡安全產品
和反“黑客”防治產品 1998
2 北京完美時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池宇峰 網絡產品 網游開發 2004
3 起點中文網 孫鵬 網絡產品 原創中文文學 2002
4 博洛尼家居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蔡明 裝飾裝修 整體廚衛 1994
5 漢庭酒店連鎖 季琦 餐飲/酒店 中檔連鎖酒店 2005
2007年度“未來之星”六大發現
“7”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在《圣經•創世紀》里,上帝用了六天來創造世界,然后把第七天定為神圣的休息日。7是一個舊循環的結束,更是一個新周期的開始。
而《中國企業家》雜志每年一度的“未來之星——最具成長性的新興企業”排行榜評選也到了7周歲的年紀。在過去的6年中,我們每年都在做一樣的工作,向所有經過各方推薦和精心篩選出來的“未來之星”候選企業領導人發出調查問卷,收集答案,目的也是一樣的:了解中國新興企業的真實景況,尋找中國經濟的活力之源。
回顧往屆的126家“未來之星”企業的回答,你可以從中看到互聯網泡沫、基因產業熱、隱形冠軍潮、失望二板市場、多元化之困、國際化擴張、自主創新等一輪輪潮起潮落。
而當我們歷時半年,第七次陳述我們的發現時,感覺仿佛又回到了起點,今屆的焦點是新消費主義、傳統產業的價值重估、本土品牌和中國模式、內地資本市場融資等。當然,這并非簡單的回歸,而是中國經濟在內外變革壓力下的再出發。
我們希望藉由我們最新的報告,在發現并推舉企業界的明日之星的同時,還能夠從一個真實的角度觀察中國商業中國市場的成長變化,和我們的讀者一道思考如何創造“中國世紀”。

新消費主義
當中國正在從“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當泛濫的熱錢在尋找投資“洼地”,當昂貴的能源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你就不難理解下面的兩個發現。
零售業、金融保險、能源,成為眼下中國市場最具增長潛力的行業。
旅游/體育/健身、傳媒/娛樂、軟件/芯片/互聯網,成為中國市場最具投資價值的行業。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軟件/芯片/互聯網”持續兩年獨占中國市場最具潛力與投資價值的行業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多項選擇,其中,消費類行業的興起尤為明顯。
未來3-5年中國市場比較有增長潛力的行業是什么?33.33%的本屆新興企業同時選擇了“零售業”、“金融/保險”、“能源”,并列第一。相對于上一屆新興企業的選擇而言(55.00%的企業選擇了“軟件/芯片/互聯網”,領先了排名第二的“教育”、“消費電子產品”25個百分點)。同時,調查結果顯示,本屆新興企業的看法與去年新興企業的預測存在著相當大分歧。其中,“能源”、“汽車”、“旅游/體育/健身”、“零售業”、“金融/保險”幾乎比去年增加了20—30的百分點;而“軟件/芯片/互聯網”、“教育”、“服裝”、“通訊產品”則比去年降低了20—40個百分點(見圖1)。
您對投資哪些行業比較感興趣?31.82%的本屆新興企業同時選擇了“旅游/體育”、“傳媒/娛樂”、“軟件/芯片/互聯網”,并列第一。另外,有27.27%的本屆新興企業選擇了“能源”行業;22.73%的本屆新興企業同時選擇了“零售業”和“房地產”。同時,本屆新興企業與去年新興企業相比,認為投資價值有較大變化的是以下幾個行業:“旅游/體育/健身”、 “能源”、 “零售業”增加了大約20-30個百分點,“服裝”、“消費電子產品”降低了大約20個百分點。
此外, “服裝”、“公共事業”、“家電”、“食品飲料”、“日用化工產品”等幾個行業,由于競爭激烈回報菲薄,對于今年的新興企業而言,既不具有增長潛力,也不存在投資價值。
上市成為主旋律
一方面是紐約、納斯達克、倫敦、新加坡等境外交易所的爭相攬客,另一方面是A股市場的牛氣沖天。資本市場的“龍門一躍”,成了本屆新興企業最想完成的目標。
貴企業創立之時,原始資金主要來源?接近八成的企業(78.26%)來源于“創始人自有資金積累”。另外,同時有8.70%的企業分別來源于“創業團隊集體集資”和“風險資金介入”。最后,還有4.35%的企業來源于“其他企業參股”。選擇“銀行借貸”的企業為零。
您認為何種擴張方式最適合本企業的發展策略?調查結果顯示,75.00%的 本屆新興企業選擇“上市融資”(比上一屆新興企業增加了13.46%);其次是兼并其他中小企業(本屆新興企業有16.67%選擇此項,超過去年6.41%);選擇其他方式的本屆新興企業有8.33%(上一屆是12.83%)。另外,本屆新興企業沒有一家“愿意與其他企業聯合經營”,此項選擇為0(而上一屆則有15.38%),由此可見,本屆新興企業的獨立經營的意識非常明顯。
您認為企業下一階段所需資金最可能的來源是什么?調查結果顯示,今年超過一半的新興企業選擇“證券市場融資”(52.00%),比排名第二的選項多了36.00%,同時,這一比率超過上一屆新興企業37.37%(見圖2)。
盡管風險投資的熱情更熾,但新興企業的選擇卻更慎重。去年排名第一的“引入風險投資”本屆跌到第二,今年僅16.00%的新興企業選擇此項(上一屆是31.71%)。此外,“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更是首次降到了第三的位置,同時,下降的幅度超過一半(今年12.00%,去年24.39%),排名的顯著改變表明本屆的新興企業大多處于一個加速擴張的狀態,而企業自身的積累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進一步擴張對資金的強大需求。
自信也務實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