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的四合院,迂回的走廊,如果正值月圓,月上柳梢,樹影婆娑,有一種幽遠之境偏安于北大校園東北一角朗潤園的北大國際(BiMBA)(以下簡稱北大國際),與其他商學院的風格迥然不同。此外,關于北大國際最多的評價是“學費貴”、“師資雄厚”、“與政策導向相近”。
3月17日晚,20位北大國際EMBA08級同學聚在一起交流畢業一年體會。北大國際院長楊壯用微博記下了他們用4小時的反思得到的核心觀點:環境變化有如海嘯不可抗拒;做喜歡做的事;提升抗壓能力;利他就是利己;提高幸福指數;國企建立合理選拔CEO機制;民企一言堂導致企業破產;創業板機會挑戰并存;腐敗來源于制度缺陷;選對人比做對事重要。
楊壯說,中國商學院發展各有千秋,北大國際有著與其他商學院不一樣的基因,如果將北大國際看做一個公司,它身上具備了國企、民營和跨國公司的特質。
力圖做到中西合璧
上世紀90年代末期,1998年6月29日,北大國際迎來了它的第一批學子,在朗潤園院子里隆重地舉辦了開學典禮。
楊壯說,剛開始建立時,北大國際與國外26所大學合作,當時的策略是把國外的教材搬到中國來,研究商學院的核心課程究竟應該是什么。北大國際力圖做到中西合璧,因為商學院教育本來是一個舶來物。就目前而言,北大國際全日制MBA班的老師,70%來自于國外;EMBA的老師,90%來自國內,但基本上都有留學背景。
楊壯一直認為,國外成熟企業的系統性規則能給中國企業的轉型帶來啟迪。比如華為曾經請了IBM的很多人,將IBM的整套系統,包括結構、文化、投資等都傳授給了華為,而這些系統在華為轉型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萬科曾有一套吸引人才的系統,這些被吸引過去的人才必須在外國公司具有很強的實戰能力,同時身上有很多國際化的行為準則,但這些人才真正要在萬科獨當一面,需要在萬科生存3年以上。
“一個商學院要辦起來,需要借鑒國外大量已成形的系統和知識,才能具備自己的規矩和準則,同時在實際辦學過程中,再不斷發現問題并且調整。”楊壯說,“中國有些地方可能還不太符合完全西方的辦學理念。老師是英文講課,把西方成形的商學院管理理念帶給學生,對于學生理解專業知識有好處,但是對于學生理解中國國情則不太合適。現在我們開始挖掘國內的師資,尋找一些熟悉中國國情、在美國任教的老師,讓學生做一些實踐。比如戴爾在美國和戴爾在中國有不一樣的發展故事,了解它們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楊壯認為,北大國際與其他商學院最大的區別是,北大國際有一種理念,即把學生培養成“既看到樹木又看到森林,既懂企業又懂政治,既講商業又講人文,既懂國內還懂國際,既能獨當一面又能團隊作戰的綜合性領軍人物”,“如果要培養某方面的專業人才,不是我們的專長”。
作為北大國際創始人,林毅夫對MBA和EMBA教育的認識是:中國人說要成就一件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楊壯認為,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處在經濟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天時”尤其重要。“目前制度和結構的調整,帶來了很多機會,這和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直在研究中國的制度變化,研究存在的機會,這些機會能存在多久等問題,向學生提供宏觀的視野,讓企業家和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能站在把握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和商業環境變化規律這個高度去研究企業管理問題。”
2005年,北大國際開始與西點軍校合作,互相交換學生。現在,每個北大國際的學生都必須參加登山等拓展訓練。楊壯和同學的觀點一致:西點軍校強調培養一個人的優秀品格和素質,在艱苦環境下接受心靈的考驗,得到的收獲會很多。
海外跨越路線
從2002年開始,北大國際開始加強各種課外教學活動,如結合中國古代與近現代戰例的實地體驗課程。“我們去了孟良崮,去了孫子的家鄉,去四渡赤水,在發展國內路線的同時,我們也在跨越海外。”楊壯告訴記者,2009級EMBA的同學今年5月即將遠赴紐約、華盛頓等城市,深入企業學習。
北大國際針對在讀EMBA學員的《國際化管理海外考察課程》路線主要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等,楊壯認為這些國家的企業經驗可以為中國企業借鑒;另外還有新興發達國家,包括韓國、新加坡等,它們的發展模式對中國有很多啟示;北歐國家的人文歷史也能給學生帶來震撼,它們往往是小國家大企業,小民族大創新。
目前,中國正走在哪一步?這一步中的企業人應該怎么走?這是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互動話題。楊壯發現,課堂上學的東西無法滿足將EMBA培養成 “國際化領軍人物”的期望,“許多EMBA有豐富的個人經歷,他們的視野要求更廣泛。”
2008年開始,北大國際開始改革EMBA項目的辦學方法,即把EMBA辦成MPA和MBA的結合體,既有公共管理,還有私人企業管理,既研究CEO的領導行為,也研究政府的領導行為,既到小的企業去看,也到最基層的地方去了解情況。這樣能將政治、社會、心理和文化有機地與商學院結合在一起。“對學生來說有吸引力,對老師來說是挑戰。”
對于國內商學院教育的現狀,楊壯認為競爭非常激烈,“每一個商學院背后都有不同的基因、價值觀和性格,我們希望每一位學員真正能找到與自己宿求相符的商學院。很多人到商學院來不僅是學習,還要建立一個圈子,圈子和團隊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商學院對學生圈子和團隊進行指導同樣很重要。”
看重人文力量
北大國際偶爾也有派對,如楊壯所言,這不僅是一個學府,更是一個跨國文化中心。這里的員工幾乎都有國外背景,它們跳探戈、拉丁,對西方文化敏感,對中國文化熟悉。楊壯認為,國企的制度、民企的創新、跨國公司的視野,造就了北大國際。
“目前我們學院的規模還偏小,可能我們經營層面上還趕不上其他商學院,但是我一直對我們學院的定位很有自信,我會一直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同時學習兄弟院校在運作經營層面的特長,將我們的信息、理念和價值更快更準確地向社會傳遞。”楊壯說,“我覺得這樣的辦學理念和思想對于中國企業國際化很有幫助,可以幫助中國企業更多被外界接受,并有效地從事海外工作。”
當初,人們無法預料一個經濟理論研究機構擔任中方承辦方的商學院教育項目能走多遠。“在人們希望通過EMBA這條捷徑快速致富的情況下,北大國際相對而言要人文很多,人文就是力量。2008年以前,美國對北大國際的影響很大,2008年以后,歐洲的影響越來越大。”楊壯告訴記者。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在職考mba流程:四種在職MBA招生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國內雙證MBA)、同等學力申碩(單證碩士)、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和國際碩士。每種方式都詳細說明了適合人群、...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