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資深副院長Steven J.DeKrey博士
商學院該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嗎?MBA學員到底是商學院的客戶,還是產品?
——類似問題也許比MBA教育成功與否更能讓人提起精神。因為,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作為一種教育方式,MBA都已經在世界上存在了103年,即使EMBA,也已誕生63年之久。
傳統上,學校收入當然不該倚賴學生的學費。然而放眼看去,無論國內還是國際,MBA課程都恰恰相反,它們給學校帶來的是滾滾財源。以國內本土MBA為例,2010年有超過3.9萬人入學,比20年前增長383倍(參見本刊2011年第2期封面文章)。主流商學院如: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的在職MBA,2011年平均學費為19萬元,平均漲幅比2010年增加了30%.盡管與世界頂尖商學院MBA課程動輒10萬美金學費相比仍低廉許多,但在中國也絕不是小數目。
經費不斷上漲,教學模式自然也需要隨之升級。不少商學院甚至在教學硬件上想盡辦法打造“豪華版”:最好的授課環境、國內外明星教授和企業家親自講授、海外名企現場考察、私人會所高級派對……課程內容上更是下足了功夫,以期提升課程含金量。
但對商學院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MBA教育更加接近學員們的實際需要?撇開“商業化經營”暫且不提,激烈競爭中,打造自身品牌也勢在必行,那該如何做才能迅速躋身國際一流?
戴啟思(Steven J.DeKrey)博士,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MBA課程主任、資深副院長,在依山傍海、風景秀麗、遠離鬧市喧囂的校園里,對此給予了自己的解答。
一流商學院,需要一流管理團隊
記者:英國《金融時報》是全球最權威的MBA課程排名評估機構,它在2011年公布了全球商學院100強,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排名第6,是全球前10名中惟一的亞洲商學院。然而,你們成立不過20年,他們選擇你們的理由是什么?
戴啟思:與2010年全球排名第9相比,我們今年又進步了。然而在十年前,也就是2000年《金融時報》評選的全球最好的75家商學院中,香港科大商學院僅僅排第70位。但那時我們已經比較滿意,因為當時僅僅建校10年,就已經躋身世界優秀商學院之列。
他們喜歡我們,我們也喜歡他們,因為他們評比的條件和我們自我評價的條件非常相似,比如評比指標包括:學生畢業后的薪酬增長幅度及對我們的滿意度、課程與學生的國際化程度、思想的領導地位(如:主要學術期刊發表量)、研究能力(如:教授的國際化程度與數量)等一共有21項評比指標,這些指標我們在前10名的院校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記者:那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你們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戴啟思:主要四點:一是有負責任的領導人,我們負責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有原則和有道德的領導人;二是聚焦亞洲,立足香港,關注中國等亞洲行業精英;三是全球化視野,重視文化的多樣化。我們有杰出的多元化的教授團隊,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生,而香港恰恰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這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基礎;四是有著國際一流水準的課程,比如:我們和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合辦的EMBA課程,已經連續2年位居世界各大商學院的第一位。
當然,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無疑會推動亞洲薪酬的快速增長,這的確為我們加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我們的滿意度。所以,即使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們的排名并沒有明顯下降。
記者:如果說教授、學生和課程這三方面是商學院最重要的資源,那商學院怎樣擁有一流的資源管理能力?
戴啟思:我非常認同你的說法,一流的商學院的確需要一流的管理團隊。我們的管理團隊已經合作了很多年,而且是來自不同的國家,包括有來自亞洲背景以及西方院校的學者,他們都是充滿熱忱的人士,有著共同的事業愿景。他們雖然分管著不同的院系,但都是非常有才華的杰出人士。我認為這些都是把商學院辦成國際一流的商學院所必需的。
對于商學院主要領導人來講,他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質:一是很有職業操守,二是很有啟發性,三是很有前瞻性,四是很有業務能力,這些素質也是全球企業領袖領導力方面的共同特征,作為世界頂尖級商學院的領導人在此沒有任何區別。
商學院的真正價值
記者:我們知道,絕大多數成功經理人都不是MBA畢業,作為管理教育機構的商學院該何去何從?MBA學員的工作能力真能通過商學院來培養嗎?
戴啟思:根據我們對2011年畢業生的調查數據來看,領導力的獲得82%是來自工作實踐,10%來自顧問指導,包括上司的輔導,其余的8%來自正規學習。
盡管我們可以看到,領導力提升來自商學院學習的收獲不到10%,但是通過這10%的學習,可以促進你另外的20%和70%獲取領導力的學習能力。所以,商學院只招有過工作經歷的學生,雖然他們已經具備了90%的領導力能力,但通過商學院學習,可以獲取100%的領導力提升。
所以說,工作實踐、顧問指導、正規學習是領導力提升必備的三個部分。這三部分的顯著區別是,雖然不同階段教給你的都是領導力,但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所獲取的領導力知識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個人認為,我雖不可能把你變成領導,但是你可以讓自己修煉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人。或者說,領導力絕不是教出來的,而是你自己學出來的。
記者:您提到領導力90%來自實踐,那么商學院的教授是否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企業,而不是在學校里寫論文?世界著名管理學者亨利?明茨伯格對MBA教育一直持強烈的否定態度,就是因為他認為MBA教育脫離實際。
戴啟思:你說得很對。我們的研究數據都是來自公司實際調查,通過觀察和面試來總結分析領導力方面的問題,包括我們的學生都是我們的研究對象。因為他們都是全球企業領袖,或者亞太區的高管,他們是成功的領導人,我們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挖掘領導力的成功要素。
我對亨利?明茨伯格非常了解,他已經反對MBA教育三十年了,我認為他有對的地方也有錯的地方。他批評MBA教育是因為一個人90%的能力并非來自學校,而是來自工作實踐,只有10%來自MBA課程收獲,或者說我們不可能100%在學校教授如何提升領導力。他知道我也知道。但他批評得合理的地方是,提醒我們MBA教育更多的要采用兼職教育更好些。
客戶與產品合二為一
記者:明茨伯格還對MBA教育越來越商業化提出疑問,比如:貴校與凱洛格合辦的凱洛格—香港科大EMBA課程從5年前的9萬美元,漲到現在大約13萬美元,相信一定給貴校帶來可觀收入,學員的學習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奢華。那么MBA學員到底是商學院的客戶,還是產品?
戴啟思:這的確是個好問題。正如我前面講的,他們當然既是我們的客戶也是產品,它們應該結合在一起。就像我剛才提到的領導力三個部分要融合在一起的概念一樣,我們需要培養有素質的領導人,也需要一種適當的方式對待他們,才能對我們商學院的成長有一個推動的作用。比如:當我們經費充足后,我們就可以從全球最好的商學院里,聘請到最好的教授。有了最好的教授,我們就又可以招到最好的學生。
記者:內地常把商學院分為“土”和“洋”兩類,國內本土商學院領導力訓練更強調立足于中國國情的實戰分析,香港科大更強調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和在跨國公司工作的能力,那貴校的畢業生是否會在中國內地企業水土不服?
戴啟思:無論西方公司到中國發展,還是中國公司到西方發展,在領導力方面所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都屬于跨文化發展。
我建議三個步驟:首先,獲取相關背景知識。這些領導人獲取知識之后,心理準備和心態會非常開放,有改變自己的意愿,更能適應新的情況。
其次,整合社會資本。不僅要自己調整,也要讓周圍人去調整。保持謙卑,盡量多吸納別人的觀點。
再次,打開心中的墻。中國人也許性格比較內向,但其實有些西方人也不夠開放,心目中也有一堵墻。所以,東西方每個人開放程度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大家要來商學院學習的原因。
記者:國內某些商學院在選擇EMBA學生時,主要看學生以往的職位、領袖氣質、表達能力等,貴校選擇學生入學的標準是什么?能否給國內正準備上MBA、EMBA的學員提些建議,該如何選擇商學院?
戴啟思:我們選擇學生主要參考10個因素,但沒有任何一個因素決定一定錄取你,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太一樣。比如:我們會看一些他以往的成績單,但我們發現越是會賺錢的學生以往的成績反而越差。當然,我們不是誰成績差就錄取誰,評價一定是綜合性的,比如:還會看重他以往公司的經歷與推薦等。
至于如何選擇商學院,主要看你自身的目標情況而定,比如:你自身的能力,是否需要更國際化的環境,你期望怎樣類型的同學,你期望學習的課程類型是戰略管理、領導力還是金融,你期望的學費及距離等,要綜合考慮。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