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第六屆中國MBA發展論壇——MBA教育創新與發展圓桌會議在將在南開大學舉行,58位全國各高校MBA聯合會代表到會討論MBA的品牌建設和DBA(工商管理博士)的可行性問題。此后,關于在當前的中國應否引進DBA學位的問題在一些媒體上產生了不大不小的爭論,中國DBA培訓的現狀和前景也一時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話題。
何謂DBA?
所謂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博士,同MBA(工商管理碩士)、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PhD(哲學博士)一樣,同屬于“舶來”的洋學位。DBA教學針對的對象,大多是擁有MBA、EMBA或同等碩士學位的人才,并且至少有5至6年的扎實工作經歷。DBA運用歐美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法,針對學員自身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進行系統化研究,完善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管理創新能力。DBA從一開始就要求學生選擇一個研究課題,一般采用“帶職學習”。DBA教學最大的特色是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DBA和MBA在研究的層度和難度上是不同的,如果把MBA通常的密集型授課方式比喻為“吃”的過程,那么DBA的課程就好比“消化”的過程。
DBA教育最早起源于100多年前的美國哈佛大學,緣于哈佛想把研究人員和實業界的人士結合起來。上世紀80年代,英國從美國引入了DBA教育,這也是歐洲最早引入的DBA項目。目前,英國有約40個DBA教育項目。1993年,法國有了第一個DBA教育項目。目前,歐洲有50多所學校開展了DBA教育。
DBA教育的第一個中國標本
2002年9月,由法國哥諾貝爾商學院與同濟大學經管學院合辦的DBA項目在上海“落戶”,這是中國引入的第一個較為正規的DBA項目。該項目每年招生一次,迄今為止,已連續四年共招收了40多名學員。
哥諾貝爾高等商業學院創建于1984年。2003年在歐洲著名的《焦點》(le point)雜志所作的法國商學院排名中名列第四。該校2001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歐洲28所優秀商學院之一。該商學院先后獲得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EQUIS)、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和美國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的認證,是同時獲此三重認證的世界19所商學院之一。此外,該校還獲得了其他國際教育認證機構(如EDAMBA、EAMBA、AVAYA)的認證。
“目前國內教育市場上出現的DBA項目多以課程和培訓為主,而我們則以研究為主,能創造新的知識。這是我們與其他DBA項目最主要的差別。”同濟大學經管學院DBA項目主任俞秀寶教授如此厘清了同濟DBA的特點。她介紹說,同濟和哥諾貝爾合辦的DBA項目對每個學員采取雙導師制,即法方和中方各一名導師。通過此項目使中方導師接觸到了國際標準,看到了差距。通過努力,可以不斷縮小我們對學員研究成果科學性的質量控制方面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從而把中方的學員和導師帶向國際學術前沿。
法國哥諾貝爾商學院副院長兼外方導師Dimitris Assimakopoulos教授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談到了中西方教育理念、方法、模式、體制及學員素質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異同。他認為,最大的不同是中方學員的思維方式很寬泛,多表達描述性認識,而DBA論文一般要求選題很窄但開掘很深。除此之外,中國學員的題目很好的、很新的,中國學員的勤奮程度也是許多海外學員所遠遠不及的。
上海商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頌軍是同濟DBA項目2004級學員,此前,他已獲得復旦大學MBA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市場學MBA學位。當記者問及為何再來修DBA學位時,他說,碩士著重于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博士著重于研究能力的培養,DBA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DBA較之MBA更有系統性和實用性,能把行業理論歸納、總結、梳理得更系統;更為重要的是,DBA可將理論模型運用于我所在行業的具體,從而指導和改善所在行業的工作。
身為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發展計劃部主任的殷雄早就獲得了蘭大理學碩士學位。他是同濟DBA項目2003級學員,也是全體學員中受到Dimitris Assimakopoulos稱道的最為出色的學員之一,因為他在短短6個月內就完成了十幾萬字的論文。他他修DBA學位的最主要動因是,將來DBA比PHD會更受企業歡迎,因為DBA的問題完全來源于實踐,經符合西方標準的深入研究后,可更好地服務于實踐。
在荷蘭馬斯赫里特大學獲MBA學位、現為美國杰爾系統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的沈小靖是同濟DBA項目2005級學員,她對DBA教育較之MBA教育更加突出的系統性和實踐性也有著感同身受的剴切認識。
魚龍混雜的DBA培訓市場
從第一個DBA項目落戶中國至今,只不過三四年工夫,如今在網絡等媒體上打著各類駭人的廣告大肆招生的所謂“DBA項目”已是層出不窮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而又缺乏規范和引導的DBA教育市場是本屬嚴肅的高等級學術教育的DBA教育常遭人們揶揄和詬病的根本原因。正如一些業內人士所說的,“MBA已經被弄得不值錢了,選在這種時候引入DBA,不能不讓人認為醉翁之意不在酒。引進一個更高的學位,便可以像當初引進MBA時一樣,重新開發一個高利潤的市場”。
記者曾仔細地在網上對那些堂而皇之打在招生廣告上的國外“名牌大學”進行了搜索,卻發現,除了充斥在網頁上的自吹自擂的廣告外,幾乎搜不到這些所謂“世界一流大學”的任何網站。業內人士對這些子虛烏有的只是販賣文憑的“克萊登”式的大學有一個雖不雅但很貼切的綽號——“野雞大學”。
比如,記者曾在網上見到過這樣一則廣告:
“美國南加州專業大學(簡稱‘SCUPS’)可授學位從學士到博士各個層次。美國、日本許多著名大公司如通用汽車公司、國際長途電話公司及東芝公司的總裁和高級管理人員,都曾在南加州大學深造過或獲得過學位。
“SCUPS的許多畢業生已成為亞太地區政界和商界的領袖人物,如柬埔寨首相洪森、那拉烈親王,香港TI集團主席David Lam,馬來西亞EB集團執行主席TingPek Khiingc以及中國招商銀行總裁王世楨先生,等等,都是該大學的博士畢業生(DBA)。
“從1996年起,SCUPS就與中國招商銀行、同濟大學等單位合作,培養高級管理人才。”
記者還發現有“美國西南大學”聲稱與同濟大學合作辦DBA項目的廣告性介紹。
記者為此專門致電俞秀寶教授和同濟大學經管學院國際項目主管李建忠老師查詢,他們均嚴肅地聲明,除法國哥諾貝爾高等商業學院外,同濟大學沒有和其他任何一所海外大學合辦過DBA項目。
中國DBA教育:在爭議中凋敝抑或繁榮?
自第六屆中國MBA發展論壇上傳出目前有關方面正在評估是否引入DBA的消息后,伴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反對之聲以西安交大的楊建君老師為代表。其提供了三個不同意引進BDA的理由:“第一,在國外管理領域,DBA不是主流,沒有科研的推動,模式也不成熟。第二,DBA地位怎么定?MBA想要繼續學習,主要有兩種目的。一種想做學問,那么讀個PHD就可以;一種想解決問題,但是現在MBA學的東西只有不到20%-30%能夠學以致用。如果這樣,往上能學到什么東西?第三,中國缺乏優秀的DBA導師,甚至MBA導師也還不太過關。”
持贊同態度的俞秀寶老師則闡述道:“DBA究竟是為了完善我國MBA/EMBA學位體系還是出于實踐和市場的需要?從我們同學的參與和研究論文的選題可以看出,是實踐的需要。我們同學的研究選題,幾乎全是來自于企業的實踐,是他們在實踐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如‘國有品牌在合資中的消亡問題研究’是一個國企經營者發自內心深處的研究。在他手上,有兩個著名的國企品牌在合資中消失了,切膚之痛使他要對跨國公司通過什么手段獲取控制權等問題進行研究。又如,一位來自法律界的同學,要對中國上市公司大股東控制問題進行科學的研究(是否存在控制?通過什么方式控制?控制收益等),而該選題是來自他本人的執業實踐。再比如影院的選址問題。影院的建造需要許多的投資,而選址是非常關鍵的,選址的科學性與影院的上座率是個什么樣的關系,這對決策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從這些選題可以充分看出,DBA是實踐的需要。”
俞秀寶認為:“關于DBA沒有科研推動和不成熟的問題,我不同意。以同濟為例,我們的項目完全是研究型的,學員自己的研究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推動。不成熟更是沒有依據的,哈佛的DBA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在英國,DBA也已經非常成熟了。中國目前優秀的DBA導師確實缺乏,除了現在加快培養師資外,聯合辦學不失為一個好的嘗試。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海外師資完全可以為我所用,共同研究學員在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在聯合辦學中學到經驗。”
俞秀寶強調:“中國是否引進DBA或自己開設DBA,最大的挑戰可能是質量控制問題。”
對目前國際DBA教育界尚無定論的、將來DBA應以課程為主還是以研究為主的問題,Dimitris Assimakopoulos教授和俞秀寶教授都堅決認為,應以研究為主,因為,DBA畢竟是博士教育,若以課程為主,那么,它與MBA又有什么區別;若以講座為主來拼湊,那就只能是培訓而非DBA項目。
Dimitris Assimakopoulos教授還表示,他們將在2006年召開的全球EDAMBA(工商管理博士教育)年度會議上著重探討如何在全球范圍對DBA進行統一標準的認證,以保證其質量。
就中國會否于近期引進DBA學位,把DBA教育納入國家學位教育系統的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曾分別致電國家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趙純鈞教授和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仝允桓教授,以求得解釋。他們均表示目前不便對此事表態。
而早在第六屆中國MBA發展論壇“MBA教育創新與發展圓桌會議”在南開大學舉行之時,58位全國各高校MBA聯合會代表傾向性的意見是,DBA的設立是社會的需要,是必然的,可以先試行,再實行。
在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引進DBA或自己開設DBA無疑是有必要的。道理很簡單:要想培育出能在WTO規則下在全球市場上和海外跨國公司同場競技中國企業,就必須先培育出符合國際標準的有這種同場競技能力的企業管理者隊伍。我們惟一希望的是,中國引進DBA不只是為了有關高校能大把大把地賺錢,也不只是為了便利企業高管能花錢買到一種身份和榮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