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一個無根和漂浮的群體
EMBA軟著陸
EMBA發源于美國芝加哥大學,本是一個舶來品,正式登陸中國還不到8年的時間,國內EMBA項目開展的良莠不齊已經說明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尤其是對2009年新增的第二批EMBA院校來說,還可以算作一個新生事物;另一方面,EMBA教育在國內經歷了“七年之癢”,已逐漸被大眾接受和熟知,“步入尋常百姓家”,其社會認可度正在逐漸提高,其社會影響力也日漸彰顯,雖然我們能看到的更多的是社會輿論的非議和詬病。綜合衡量其發展現狀,筆者認為,不知不覺間,EMBA在國內已經實現“軟著陸”了。
EMBA群體的無根性
筆者認為,EMBA群體的無根性有兩個方面的表現:
第一,根基不扎實。毋庸避諱,囿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國內不少EMBA學員本來是游離于甚至是被排斥在高等教育體制之外的,是被社會體制邊緣化的群體,他們原本與高校無緣——這是他們不能承受之痛,也是很多人去攻讀EMBA的緣由。
第二,漂浮的過客。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教育主管部門不失時機的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戶,使得他們有機會去終了大學之夢,雖然可能要付出比傳統教育高的多的成本。但是,他們清楚的知道,他們更像一個過客,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帶走一片云彩……他們并沒有在象牙塔里扎下根,他們還在漂浮著。
EMBA群體的歸屬
第一,自我認知。在重返校園之前,他們已經完全被社會化了,他們已經被貼上了不同的標簽,他們有不同的自我認知,他們有不同的社會符號、“名片”、身份和屬性,他們不明確或具體的屬于某一群體或圈層,他們不時會有身份認同的危機感。
第二,社會認同。在自我認識和社會認同的矛盾中,他們沒有歸屬感,雖然他們很想把自己和就讀的院校聯系起來,但是事實是,在為期兩年的時間里,他們剛剛進入狀態,還意猶未盡就要面臨離開的現實,每每思慮至此,他們總是頗有感慨。在相對較高的時間和機會成本下,失落的感覺難免涌上心頭。
給EMBA一個家
據粗略估計,目前國內有EMBA教育背景的群體已達5萬之眾,雖然他們都擁有眾多的光環,但是百戰歸來,他們渴望、向往并最終要回歸正常的生活。EMBA這個新的社會符號的統御,為他們終結其自由漂浮的狀態提供了可能性和通道:“EMBA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他們扎根。我們大聲呼喊:給EMBA一個家!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天津在職MBA落戶政策優勢顯著:年齡45周歲以下、持教育部認證碩士學位(含中外合作辦學)可通過“海河英才計劃”直接落戶,無需積分排隊;積分落戶中碩士學歷加20分...
廣東在職MBA落戶政策對碩士學歷傾斜,國際MBA文憑認證后,深圳可走學歷入戶或留學生入戶,廣州可走學歷入戶或積分落戶。文中推薦3個深圳地區項目,還介紹了落戶流程...
北京在職MBA有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本站報名,申碩統考學位網報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研招網報名)、國際碩士與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本站報名)四種報考途徑,各途徑北京...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