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MBA十月聯考 用心復習不可少
五年的工作經驗其中四年從事管理工作,名牌大學畢業,自打下定決心報考MBA以來,我就從沒懷疑過自己可能會通不過面試,更何況是十月的在職MBA考試,競爭激烈程度相較一月份考試小的多,我的筆試成績也不錯,超出A線25分,面試的優勢不言而喻。也正是由于這份極度的自信,我只是在臨面試前兩天翻了翻面試輔導書做了做準備,而所謂的準備,更多的是在考慮:面試的時候我穿哪套衣服呢,配哪雙鞋呢,梳什么發型呢,用什么味道的香水呢……
2008年1月13日下午15:00,我按照通知要求來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參加面試,跟我分在一組的還有二三十人左右,大家在一個大教室里等候小組面試和個人面試。
這時我突然發現,好多候選人都是彼此認識的,他們三五成群聊著考試規則或商量策略,甚至約了考試結束后一起聚餐。看來參加考前輔導班的還真不在少數,我暗暗的想。
輪到我所在的小組進考場了,首先是小組面試環節。復試通知上只簡單的說明“面試主要考察考生表達能力、儀表修養、邏輯思維能力、靈活性、管理潛質、教育與職業背景等”,我甚至不清楚小組面試采取什么樣的形式,只是聽一個朋友說過是小組辯論(后來才知道他報考的是清華大學,每個學校面試的內容都不同)。所以進入教室發下案例材料后我感到有些奇怪:難道是根據這個企業的故事來出辯論題?再看周圍的考友,大家都飛快的在紙上寫寫畫畫,還在案例材料上做標記,那我也別閑著了,我趕緊拿起筆,在自己認為重要的時間點、人物名稱上做上記號。其實通讀一遍材料花不了多少時間,但讀完后應該做點什么呢?看著周圍的考友已經在案例資料上寫了一大片,而我的資料上除了幾條橫線和幾個圓圈以外干干凈凈,這時我心里開始有些緊張了……材料閱讀完畢,引考員要把大家帶到下一個教室。哦,估計要分正方反方了,是不是還會給點時間同組成員討論一下呀?我心里期待。
推開門,看到端坐著的三位考官,我一下子就懵了:原來這就開始考試了啊,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后面的時間對我真是難熬,我盡量保持沉默,大氣也不敢出一個。跟我同組的考友都比較積極,有主動張羅討論的,有安排做會議記錄的,有申請負責計時的,每個人發言時都是一套一套,旁征博引,理論聯系實際,而我只能暗自祈禱自己想到的觀點不要被之前的考友提前給說了,因為我只想到這唯一的一點。我還算幸運,輪到我時我所想的觀點還沒有被提過。而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的時候,不緊張是絕對不可能的,一開口,發現自己的聲音有點顫抖,說話也不像平時那么流利了,磕磕巴巴把自己的觀點陳述完,我的自我感覺真是差極了……
簡而言之,半小時小組自由討論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兩輪發言,除此之外我沒有主動說過一句話。然后是老師針對案例提問環節,每個人按順序依次回答。案例講的是一個電器公司由盈利過億到最后被收購的過程,所以老師提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你是收購了這家電器公司的老總,你收購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家有的說要整合產品,剔除重復的產品線,有的說要整合兩個公司的文化,有的說要根據產品優勢重新確定營銷策略,而與他們相比,我的答案實在是顯得有些簡單而幼稚: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給原來那家公司的CEO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因為我覺得他實在不適合做一個企業的領導人……
考官宣布小組面試結束,我恨不得趕緊離開這個讓我傷心的地方,快沖到門口發現自己又犯了個錯誤:大家都是把凳子擺好才離開的,于是我只好尷尬的笑一笑,又回到自己的位置把凳子放回原處……
結果不言而喻,無需過多描述。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復習了好幾個月,最后竟然由于輕視面試而倒在了終點線附近,實在是太不值得了。世上沒有后悔藥可買,所以,我只能再花一年的時間來等待下一次考試。如果今年還能獲得面試機會,我一定會參加面試輔導班,做好面試前的實戰演練。據說零八年參考人數將有大幅度提高,競爭更加激烈,這對我來說又是新一輪挑戰。但是不管如何,有了這次教訓,我想我不會再盲目自信,只有認真準備,真正重視這場考試,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與各位考友共勉。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