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北大光華)副院長、EMBA學位項目中心主任張志學一再“希望人們關注的不是漲價,而是漲價背后帶給學生們的產品”,但是53.8萬元的學費依然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在這點上:“EMBA又漲價了,這次是北大挑頭”。
近年來,各大EMBA項目幾乎年年見漲,不少商學院醞釀明年春季班上調價格。從它誕生那天起,就充滿了濃厚的重商氛圍以及昂貴學費的爭議,EMBA教育是否如它的價格那樣讓學生有更多的所得?
價格暗戰
相對MBA來說,中國EMBA的門檻顯然要低很多。曾有人戲稱,EMBA的E是“容易”(easy)或“昂貴”(expensive)的意思,“因為那些學員們不必削尖腦袋參加入學考試”。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項目前年學費38萬元,去年漲到45萬元,今年9月起學費升至53.8萬元。張志學說:“課程數量、課外活動以及海外教學的增加是EMBA學費上漲的原因。”
清華經管學院EMBA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今年清華EMBA學費為45萬元,“近期也會調整,具體標準尚未公布”。長江商學院EMBA項目咨詢人員透露,“今年春季EMBA學費為62.8萬元,明年春季有可能漲價”。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今年EMBA學費36.8萬元,去年28萬元,“秋季剛下來的通知,還是36.8萬元,要上趕緊上,反正報上名以后,2~5年都可以,再漲價就與你沒關系了。”
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EMBA招生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去年EMBA秋季學費38.8萬元,今年春季則是45.8萬元,“秋季EMBA學費可能要漲,現在還沒有確定下來,要想報名的話,要盡快。目前來說還是45.8萬元的報價。”
天津財經大學EMBA上海教學中心黃老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漲價通知現在還沒下來,不過可以先跟著2010級,還是去年的學費標準,14.8萬元。”
從事汽車行業工作的河南李姓學員,去年已經通過了北京交通大學EMBA的面試,因為出國臨時影響了EMBA的入學,“今年再想讀,就是26萬元了,去年還是18萬元。有點糾結。”該校EMBA招生老師告訴記者,“EMBA每年的需求量都很大,但是國家對于EMBA的名額是有限的。明年漲不漲價,現在還確定不了。”
漲價要有支撐
1999年,北大光華早于國家批準EMBA項目3年正式開始EMBA教育,當初的學員后來也獲得了相關部門補發的畢業證書。學費則從剛開始的16萬元左右漲到了當下的53.8萬元。
“教育也需要成本,通貨膨脹之下,都會有漲價的可能,但是作為教育機構,如果是互相拼著漲總歸不是一件好事。”熟知商學院運作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也有觀點認為,現在普遍認為貴的就是好的,別的學校都漲價了,自己不漲價反倒說不過去。對于此次北大光華EMBA學費漲價,張志學則表示,“漲價需要產品支撐”。
據了解,2010年12月起,張志學開始著手做調研,調研的對象是在讀EMBA學員和已經畢業的EMBA學員,調研的題目是 “印象最深的8門課、認為還要再加哪些課、哪些課應該再加一些、哪些課應該再減一些”等,從而確認新的課程體系以及策劃出新的校友活動,比如說異地舉辦的沙龍、校友返校活動等,“為EMBA學生提供終身服務,包括探討兒女教育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利用好學校已有的優勢,從人文、社會、哲學的角度再挖深一點。”張志學說,“EMBA不再是一個"圈運動",即因為"誰是我的同學"而入讀,也不再只是高爾夫和吃飯喝酒,而是相同理念的人群之間的探討以及企業經營理念的梳理。”
昂貴的EMBA教育究竟給學員帶來了什么?張志學說:“來讀EMBA的學員,多是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遇到了發展瓶頸。抑或原有的業務板塊受到了挑戰,面臨往新的領域進軍的問題。新能源、環保等與宏觀政策密切相關的新產業領域,機遇到底在何方?他們在一定的領域做得不錯,但是放眼更大的領域時,他們在何方?完成一定商業操作,實現商業利潤以后,他們有一定的反思,這時他們需要系統的理論支撐。”
EMBA學員的層次在發生變化,更早時是李寧等企業創始人,后來“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數量逐漸增加”,他們面對的困惑是多重的,“需要EMBA課程體系根據學員的變化而對課程體系做出調整,以適應現有的逐漸變化的EMBA學員群體”。
準備讀北大光華EMBA的張姓學員對這次漲價有點驚訝,“不過計劃還是不變。”相關人士認為,“價格對想讀EMBA的學員不是最大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資源、人脈、師資力量等。”
繁榮背后有隱憂
從EMBA誕生起,就受到人們關于學費的質疑。從2002年以來的發展路線來看,EMBA教育幾乎每年都能聽到“漲價聲”,但每次的漲價依然不減學員的熱情。中國的EMBA教育是否如它的價格一樣蒸蒸日上?
張志學認為,中國的EMBA教育“表面繁榮”。中國有很多教育機構具備EMBA教育資格,但是有幾個教育機構有足以支撐EMBA教育體系的教師資源?師資力量不足正是EMBA教育繁華下的一個隱憂。
曾擔任過倫敦商學院院長和哈佛商學院高級副院長的約翰·奎爾奇2011年2月舉家遷到上海,受聘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對于中國的商學院教育,他有相似的觀點:“未來幾年,商學院會有洗牌,差的商學院存活不下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做了一個統計,教育部批準的兩批具有EMBA教育資格的60家教育機構,17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長江等體制外教育機構,國內近100家學校有EMBA項目,其中十幾家每年有400名的配額,其他學校100~300名的配額不等。張志學說:“是否每個學校都能夠招夠人?北大光華每年EMBA招生都有比例嚴重的篩選工作”。
現在的EMBA教育已過了掃盲階段,一個老師因為口才好,講話幽默,會講一些與企業有關的管理故事就能獲取學生喜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學生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一個老師沒有扎實的研究得不到學生的認同”。
與此同時,相關調查結果也表明,有著海外留學 (微博) 背景、對企業實踐有認知,同時做了深入大量研究的老師可能更受學生歡迎,“最重要的是能夠提出最本質問題。”張志學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