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靜的大學校園里隱藏著一片硝煙彌漫的商業戰場,這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達到白熱化,甚至完全不亞于任何商業市場的競爭,這片戰場名叫EMBA。
EMBA中心是大學里的一個特例獨行的地方,在這里沒有讓人羨慕的寒暑假,甚至沒有固定的休息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飯,身為大學老師但卻承受著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因為EMBA的工作節奏緊張、壓力大的緣故,有老師戲稱:EMBA做久了會短命的。華東理工大學EMBA教育中心主任張偉偉如此描述著自己和同事們從事的工作。
在張偉偉的身上有一種強烈的職業經理人的氣息,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位干練的企業高管,語言的風格開朗而簡潔。張偉偉已經在EMBA領域工作了5年,一年前接受華理商學院吳柏均院長的邀請,出任EMBA中心主任。華理EMBA辦學僅僅2年,但是依靠務實和嚴謹的辦學理念,在品牌價值和辦學規模上都實現了高速成長,這樣的成績在業內備受矚目。談及EMBA項目的運作經驗,張偉偉感慨良多。
浮躁的年代,浮躁的EMBA
“EMBA市場就要開始重新洗牌了”,張偉偉語出驚人。
從市場競爭的格局來看:一方面,國內EMBA院校已經達到64所,加上境外大學的教學項目,在國內招生的EMBA項目已經近百所,而且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另一方面,隨著MBA和其他碩士教育的迅速普及,未來EMBA的申請人數量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這使得市場競爭態勢更加雪上加霜,商學院必須有所轉變,不能取得某一細分市場優勢地位的EMBA項目,或者沒有建立自己品牌特色的項目將面臨生存危機。
另一個現象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在臺灣省EMBA教育起步比大陸稍早一些,最著名的臺灣大學2012年EMBA學費只有74萬新臺幣,約合18萬人民幣。而國內某名牌大學2012年的EMBA學費已經上漲到53.8萬,許多二線也在醞釀漲價。據統計2011年臺灣人均GDP為18659美元,是大陸地區的4倍多,而大陸EMBA學費卻是臺灣的3倍!如此現象原因何在?
張偉偉認為問題根源在于人們心態的浮躁。在大陸,EMBA被一部分人看做一種身份的象征,是一種時尚的奢侈品,如同一只皮包打上了LV的商標。還有一些人把商學院看作另一種形式的高端私人會所,讀商學院的主要目的在于認識更多的老板,希望能夠做成生意。這種情況下,學費的高低就變成了身份價值的標簽。“學生獲得人脈資源是很重要的,但商學院不應該為此變成老板俱樂部,過高的學費會擋住一部分有進取心的企業高管,會變相剝奪他們求學的機會。”
EMBA市場面臨洗牌
“好在目前的EMBA學生在擇校的時候已經越來越理性,越來越看重實際的效果,而不僅僅是品牌效應。終究每個商學院都各有所長,申請人應該選擇更適合自己的EMBA。”隨著申請人的逐漸冷靜成熟,EMBA也將回歸到以教育品質為根本訴求的發展道路上來,加上前面提到的競爭將逐漸加劇,這就將導致一次全行業的洗牌和淘汰。
在這場淘汰賽中,每個EMBA項目應該盡快找到并確立自己獨特的特色定位和優勢,否則生存質量將會受到威脅。張偉偉認為未來EMBA市場大致會呈現三個階梯的分布:幾所頂級的EMBA院校將保持在第一梯隊;一批能夠成功確立獨有特色的EMBA項目將成為第二梯隊,保持相對優勢,并占領一定的細分市場;而未能準確定位,或特色不明顯的項目,將會陷入競爭紅海甚至被淘汰。
堅持教育品質才能立于不敗
張偉偉認為課程內容的同質化是目前EMBA教育面臨的另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首先國內商學院的知名教授并不多,針對EMBA的18門主干課程,各個學校所聘請的老師也都是大同小異,通常情況是一位名師同時為多所商學院教授同一門課程。這就形成了商學院課程同質化的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商學院原本還是完全有能力避免同質化的發生,因為如果各院校的培養目標、教學計劃不同,并嚴格執行到課程當中,這些老師是完全可以開發出有不同教學側重點的針對性課程。但問題就在于現在很多商學院為了提高效率,把課程的研發、計劃等相關工作全部外包給授課老師,換句話說對老師沒有授課方面的要求,老師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習慣來授課。至此EMBA課程的同質化終于大面積的發生了。
華理的做法有所不同。張偉偉認為授課老師的重復是無法避免的,但是課程內容一定要定制的,配合華理整體教學計劃的。如果各位老師講授的內容各自為戰,一定不能達到最佳的培養效果。而如果每位老師的課程都在同一個教育體系內,為同一個培養目標服務,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華理選擇授課老師有5項指標:
國內相關領域頂尖的權威教授,有領先的研究成果
必須同時有知名企業的高層管理和咨詢經驗
良好的授課能力,通過各種授課方式實現知識的有效傳遞
持續的研究能力,以保持在專業領域的領先地位
良好敬業精神和配合度,可以根據校方的教學要求調整自己的授課內容
張偉偉坦言,目前這5項選擇標準還沒有能夠完全執行到位,但是華理一直在努力提高。但其中的第5條,要求老師配合校方教學要求這一點,一直是被嚴格執行的,不管怎樣大牌的老師,如果不同意這一點華理一定不會聘用。其實這一點在實際操作中難度并不大,只要對老師足夠的尊重和貼心的服務,老師們都是非常認同的,終究培養更優秀的學生也是他們的愿望。
在行動中學習,在學習中行動
“在今年初,華理商學院重點發布了一項全新的課程體系‘行動學習課程’,旨在歷練EMBA學員的實戰能力。行動學習課程將是我們未來的重點課程,重點解決學習中理論和實際脫節的問題。這也是哈佛商學院繼‘案例教學’之后一種更有效的教學模式。讓學員在真實的管理中學習管理。”
“行動學習”的理論是由英國的瑞文斯教授提出的,從20世紀90年代末就逐漸被一些世界著名的500強企業所接受和運用,包括GE、花旗銀行、殼牌石油公司、霍尼韋爾公司、強生公司、西門子、AT& T、IBM、杜邦。但作為一種教學理念,目前在國內商學院中只有華理商學院首次引入這種教學方式。
張偉偉談起“行動學習課程”的特點如數家珍:行動學習是讓學生在企業管理的實踐中發現典型的有商業價值的真實案例,并在深入考察后提出解決方案,邊行動邊學習,學習當中思考、應用,應用中繼續學習,解決了EMBA教育重教授輕課程、重學習輕行動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企業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其一,學習過程是以EMBA學生作為主導,學生以行動學習小組的方式組成團隊,共同幫助企業解決真實存在的管理問題。過程當中沒有老師,老師的角色轉變為催化師,只做引導和協助,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并且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其二,課程的實踐項目由學生自己推薦,原則上以學生所在的企業為主,項目主導的學生必須能保證學習小組的提出的解決方案能夠落實推進,學院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作為課題。項目的要求是必須是真實的,并且全體學生可以真正參與進去的,在這一點上與傳統的案例有本質區別。
其三,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和質詢,主動調整,完善解決方案,
其四,項目推進將持續一年,幫助學生有效整合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每次上課期間保證學生討論學習的時間,真正促進了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和相互了解
致知在格物,商學院的教育就應該是在探索企業實踐的過程當中,提升自身的知識和能力,所以華理以“行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回到現實當中去,學會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有的經驗體系,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為實戰能力。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