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的收獲有些是立竿見影的,但更多的是對企業(yè)和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邢道欽,一位擁有20年管理經驗的商界老兵。他在自己將近知天命的年齡,做出了重回課堂的選擇——每月都從陜西咸陽特意趕到清華大學,利用四天時間學習EMBA課程。在很多外人看來,身為擁有兩萬多名員工的彩虹集團總經理,邢道欽必定是百事纏身,他為什么拿出最寶貴的時間讀EMBA,能得到什么收獲呢?
這的確是讀EMBA的企業(yè)家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邢道欽說服自己的理由,是出于企業(yè)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行業(yè)市場正在萎縮,技術更新越來越快,彩虹集團這家國內最大的顯像管制造企業(yè),該如何持續(xù)做強,并且完成自身的轉型?
陸曉明,歐萊雅中國區(qū)副總裁。在世界500強企業(yè)高管中,他是為數不多的本土職業(yè)經理人。作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1995年的首屆EMBA學員,陸曉明坦言自己是EMBA教育的受益者。他從一個職能部門總監(jiān),一直做到集團副總裁,“如果沒有讀過EMBA,也許走到今天還要耗費更多的周折和辛苦。”
邢道欽和陸曉明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和背景,他們代表不同的職業(yè)群體,希望求解的難題也各不相同,但是,追求管理提升和職業(yè)發(fā)展,這是他們共同的目標。我們也不能忽略一種逐漸被歪曲的傾向,那就是“把EMBA渲染為‘富人俱樂部’,成為商界精英們一種浮躁的追求”。
很多人把EMBA看作是包治百病的良藥,甚至認為它可以讓企業(yè)起死回生,種種急功近利的想法正背離EMBA教育的本質。那么EMBA究竟能給企業(yè)高管帶來什么呢?《經理人》在采訪數位企業(yè)家后,這些疑問有了清晰的答案。
EMBA不能開出包治百病的藥方
邢道欽,彩虹集團總經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在讀
企業(yè)如何應對新的挑戰(zhàn),這是我時刻思考的問題。盡管在過去20多年里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是面對新的挑戰(zhàn),我覺得還應該豐富理論知識,去借鑒更先進的經驗,這樣會有利于企業(yè)的發(fā)展和轉型。
從EMBA課堂學到的理論,能夠幫助我反思過去的一些不足,這對未來的實踐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用1.3億元收購上海藍光科技公司,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并購時應該怎樣去分析和權衡,理論知識在其中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但更多時候,在企業(yè)經營中,立竿見影的效果往往很難體現,更多地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另外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收獲也很大,可以接觸到不同行業(yè)、不同類型的企業(yè),可以把其他人的經驗和體會,轉化到自己企業(yè)的實踐中。如果在其他場合交流,往往心口不太一致,但是同學之間會非常的坦誠。
從EMBA教學來看,能夠做到讓所有學員都滿意,這幾乎不太可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處理好理論、案例和課程的邏輯關系,偏重案例,或者偏重理論,效果都不會太好。
急功近利的人不適合讀EMBA
陸曉明,歐萊雅中國區(qū)副總裁,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畢業(yè)
辦EMBA時,課程主要是西方管理文化和技能,在當時管理文化比較單一的環(huán)境下,我們學到另外一種管理模式,也開啟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系統(tǒng)的學習之后,我所掌握的已經不僅僅是營銷、物流、人力資源,還有戰(zhàn)略、財務管理等。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這對我的職業(yè)發(fā)展非常重要。
從現在體會來說,過去在EMBA學到的,既不是技能,也不是知識,而是一種思維的方式。
當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我會試圖從幾個緯度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EMBA畢業(yè)后,我讀得最多的是西方哲學和國學,我認為,管理最終是從這些文化中獲得的,而中歐教給我們的是中西結合的思維模式,從這里面,我會找到每年進步的基礎。
我們在1995年讀EMBA時,全班42個人幾乎沒人知道什么是EMBA和MBA,當時國家也不承認學位,但是我們義無反顧地到中歐學習,其實目的很單純,不是為了學歷和文憑,也不是為了交朋友,都是因為職業(yè)發(fā)展遇到了瓶頸和困惑才走進課堂。如果是追求學歷,或者畢業(yè)后馬上得到職業(yè)提升,那就應該放下這種浮躁的價值觀,否則最好不要讀EMBA。
10%的內容對自己有啟發(fā)就足夠了
諸葛虹云,藍海國際傳媒投資公司CEO,北大光華EMBA,畢業(yè)
我讀EMBA的初衷是希望把過去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或者論證一些正在思考的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和視野。過去我們比較強調產品和技術,往往忽略資本的重要性,讀EMBA對于這種意識的轉變是顛覆性的,現在我思考問題很多都是先從資本出發(fā),讓資本的能量和資源的運用最大化。
另外以前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存在很多的困惑,通過學習,這方面也受到很多的啟發(fā),能夠找到一些解決復雜問題的方法。我常說,學習就是汲取營養(yǎng),能夠吸收多少要看個人的條件如何,如果一門課程有10%的內容對自己有啟發(fā),這就足夠了,90%對自己都有用不太現實。
讀EMBA可以打開人的思維,讓你的悟性得到再一次提高?偨Y來說,我用29萬學到一種本領,這種本領也許在將來會產生29億或者290億的價值。
同樣一門課程,如何同時滿足企業(yè)家和職業(yè)經理人的需求,這是目前要改進的問題。商學院在生源結構設置上,一般都考慮多個層面,但是跨層面太多的話,交流就會存在障礙,畢竟企業(yè)家和職業(yè)經理人在意識和思考問題的角度上,存在很多不同。另外就是課程缺乏變化,我們當時很期待每個月都會聽到新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我認為EMBA應該是一種接近講座的形式。
同學間做生意不見得很容易
朱仝,北京世嘉房地產開發(fā)公司董事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EMBA,在讀
我以前接受過很多培訓,但是與EMBA這樣系統(tǒng)的學習不太一樣。每次上課時,除了要處理一些公司的事情外,其他時間基本都是很緊張地在聽課。企業(yè)發(fā)展到今年,的確有很多困惑需要解決,以前做一個房地產項目時,眉毛胡子可以一把抓,但是做多個項目以后,財務和人力資源管理都變得復雜,再靠拍腦袋做決策肯定行不通了,這時企業(yè)就需要明確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執(zhí)行體系。
讀EMBA讓我找到解決問題的通用方法。比如在人力資源課程中,教授給我們幾個表作為工具,其中包括職責如何分配,如何互相制衡等等,我認為這些表就值幾
百萬。過去一直不清楚怎么操作,聽過這門課以后,感覺自己有努力的方向了,也知道怎么去實施。
另外就是跟同學之間的合作,從建筑施工、熱電工程到股權收購,大概談了四起合作,雖然都沒有成功合作,但是同學之間的坦誠和信任還是非常難得。在教學方面,我感覺最主要問題,可能是課程的互動性不強,往往是教授在上面講,學員在下面聽。這與我在美國商學院看到的情形完全不同。
要時刻想著幫助管理團隊成長
唐冬,深圳進步科技公司董事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在讀
我個人在EMBA收獲的主要是管理理論知識,比如生產管理、財務管理。但后來也發(fā)現,我在EMBA學到的很多理念和方法,在跟管理團隊溝通時存在困難,所以,我把中歐的課程拿到公司內部做培訓,效果還不錯,這也使得公司的管理目標更為科學。
讀EMBA是悟道的過程
喻明忠,三一重工北京分公司總經理,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在讀
讀EMBA一個初衷,是希望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時,是考慮市場份額還是保持利潤,這在以前是很困惑的問題。通過EMBA學習后,很多困惑都迎刃而解。對市場競爭的理解更深,我會考慮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來權衡兩者的關系。很多東西在以前是沒有這種感悟的。
對于個人職業(yè)發(fā)展來說,如果想要邁上新的臺階,就必須要提高,從理論、實踐和視野上豐富自己,可以說,讀EMBA對我的幫助非常大,特別是品牌營銷、財務管理這些內容。另外就是在同學間還能找到一些合作機會,比如我就正在和一位同學談一項長久的合作。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yè)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guī)研究生學歷,畢業(yè)獲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xié)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yōu)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yè)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yè)發(fā)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yè)定向培養(yǎng)”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yè)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yōu)...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