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姚長輝老師從MBA學生的群體變化,到商學院的價值、多年授課的心得、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人生的哲學感悟。如何看待MBA學生群體的變化“這個問題挺難回答,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有些時候一不留神就會變得以偏概全了,我也一樣。在招生、面試、推介,主要是上課和課后跟學生的交流中,我整體的感覺是MBA學生從年紀角度略微變得年輕一點了,但是他們的自信心比過去要好,這和中國在整個世界中的位置有關系,現在的學生在外企工作或去國外的機會多了,見識廣,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會變得更自信了。另外一個是前些年的時候,在深圳的學生創業的很多,而現在家族企業的第二代讀MBA的人數多了,這也是一個階段的趨勢。現在是先來面試,然后再參加考試,所以讀在職班的年齡會更大一些,更適合他們。這個招生改革的方向我覺得確實是對的。”
商學院的價值
姚老師認為,商學院需要為培養未來的企業界精英做貢獻,這是一個商學院生存的價值所在。“光華的MBA學生在同齡人中是非常優秀的,一些年輕人很有想法,如果給他五年、十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他們的成就可能比碩士生、博士生更明顯,因此MBA學生往上走的空間是巨大的。我們不能簡單用一個人將來掙多少錢去衡量他的價值,我們更要看其是否具有指揮千軍萬馬做一番事業的能力,是否能在一個足夠高的平臺去發揮重要作用,從這點看,往屆光華MBA學生做得優秀的是很多的。”
談到一個好的MBA學生應該具備哪些特點的問題,姚老師從面試角度講到,商學院實際上是把一些有潛質的人招進來,這些潛質包括基本的學習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情商)、責任感以及抗壓能力等。這些條件相當于原材料一樣,通過在商學院幾年的時間,讓有夢想的人,增加管理學方面的訓練,努力改變自己的圈子,明確將來的發展方向,進而能夠擔負更大的責任,不僅為自己,更為自己的團隊、家族和國家做更大的事情。同時,讀北大對MBA學生成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同學、校友氛圍會讓學生更加進取,兩年的學習會讓學生開拓視野,發生很大的變化。姚老師舉了自己做MBA班主任時學生成長的例子,剛入學時大家都有夢想,但是沒有落地,有時候在一些小事上心胸不夠,而兩年之后完全不一樣了。“當一個人真的不把自己當回事了,他也許就是那回事了。”姚老師說,知識包括兩種,一種是我知道的,另一種是這個問題我能提出來但是我不知道,即孔子講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通過兩年的學習,同學們的專業知識增強了,知道了很多確實知道的,與此同時也知道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所以越學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越多,反而變得謙虛了。慢慢地學生就在感悟長進了,當知道的東西多了,同時不知道的東西也多了,而不知道的東西就是未來要思考的東西,因而心胸格局就變大了。
授課秘訣:知識、見識、膽識
姚老師給MBA講授《公司財務》和《固定收益證券》,深受同學們歡迎。他說,每個老師表達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樣,不能說哪個老師講得好還是不好,問題是能否沉下心來,揣摩老師的思想。他把人的能力分成幾個層面:知識、見識、膽識。第一個層次是知識,知識也分層次,一是帶著智慧的知識,任何行業應該能分出一個好壞的標準,不能只是知道的知識。第二個層次是見識,這與一個人的經歷、閱歷有關。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得有見識,除了見多識廣,更要加強與業界人士的交流。第三個層次是膽識,最高端的是有膽有識的人。比如一個政治家、企業家,一個決策會影響成千上萬人,需要有膽識。但是膽識不是簡單的冒險,不是怎么做高風險的事情,而是要有對收益的權衡,具備冒險資本之后的事情。姚老師的課之所以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與他和投融資、金融、實業界具有廣泛深入的交流思考,吸取了不同行業中精英人物的智慧感悟是分不開的。姚老師同時也希望MBA學生能夠增強自己的智慧型知識,多增長見識思考,了解社會,先生根立業,大方向判斷對了,培養起屬于自己的“膽識”,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最終樹立自己的品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上海在職MBA院校學費因院校及項目類型而異。非全日制研究生MBA中,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班)學費32.8萬元,同濟大學學費33.8萬元;非全日制研究生EMBA方面...
國外在職MBA院校有哪些?如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免聯考審核制,語言寬松,適合在職教師等;泰國格樂大學,專科直通,中文授課;美國索菲亞大學,學費低,專業包容;香港...
北京林業大學在職MBA招生要求為本科畢業滿3年、專科畢業滿5年等,學制2年,學費10.8萬元;中國礦大中外合作辦學MBA招生要求本科畢業有2年工作經驗等,學制2...
天津在職MBA報考條件因招生方式而異。同等學力申碩入學時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無需入學考試,但申碩時需本科學歷且獲學士學位滿3年或已獲碩士、博士學位。非全日制研究...
在職MBA上課時間靈活。可通過周末班在周六日隔周上課,或集中班在節假日、寒暑假面授,面授能積累知識、解決難題、擴展人脈,但要考慮距離。也能通過網絡班上課,不受時...
在職MBA學費因類型不同差異大,非全日制在職MBA學費多在2.2萬-39.8萬元;中外合作辦學MBA學費多在15.8萬-41.8萬元;國際碩士MBA學費多在13...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