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躍入MBA舞臺
MBA趨向年輕化!今年復旦大學招收的國際班MBA新生平均年齡僅27.4歲,其中超過5成出生于1980年后,年齡最小的只有24歲,鮮明呼應了復旦國際MBA項目“Young&Smart”的招生口號。
來自各大商學院的信息表明,盡管近兩年知名院校MBA新生的入學平均年齡變化不大,維持在平均年齡29歲左右,但在逐年增多的報考MBA人員中,平均年齡卻是越來越小,相當多的考生是剛剛達到MBA的報考條件,即本科畢業3年,就開始備考MBA。去年,中歐國際商學院錄取了一名年僅18歲的MBA學生,創下了中國MBA年齡最小的紀錄。盡管中歐國際商學院方面稱,這名學生完全滿足該院的招生要求,不過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反映出了目前MBA出現申請人“低齡潮”的跡象。
不久前,全球MBA巡展主辦方英國QS公司公布了一組最新數據,亞洲地區MBA申請者的平均年齡是25.5歲,全世界年紀最輕,而全球的平均年齡是28.8歲。這項基于2006-2007年度的全球4000多名申請者的調查與中國的情況基本一致。
高薪的誘惑,競爭壓力的增加,是低齡化的主要原因一個原本以招收有管理經驗者為主要對象的學位,為什么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競相追捧,分析人士認為,MBA畢業后的高薪收入是吸引大批年輕人選擇深造的最直接原因。盡管“MBA”不一定等于“高薪”,但絕大多數MBA薪水很高卻是不爭的事實。人力資源顧問高瑞的一項最新分析報告稱,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MBA的平均年度總薪酬為16.6萬元,比博士還高,在各類文憑中含“金”量最高。
此外,就業競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MBA低齡化的趨勢。隨著本科畢業生數量的增加,人才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更關注高學歷人才。學生就業難使MBA成為一個熱門,而MBA考試難度相對較低,畢業后待遇相對較高的現實迎合了這種需求,使得不少本科生在沒有管理經驗、甚至沒有工作經驗的情況下,也加入了報考行列。
管理人才的年輕化則是促使MBA學員低齡化的另一原因。有統計顯示,我國上世紀末成長起來的一大批民營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中,25歲左右的占到60%以上。這批在職者和想要在職位上有所提升的年輕人,也都把讀MBA作為通向成功的理想途徑,自然帶動了MBA整體申報年齡的下降。
MBA趕早讀收益更大
對于當前MBA呈現的低齡化趨勢,業內人士的態度褒貶不一。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仝允桓顯然持贊成態度。他表示,MBA定位其實就是一個管理崗位上的beginer,是他職業生涯的起步,而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高。他認為清華MBA目前平均年齡29歲已經有點顯大了。“30歲已經不小了,不能到40歲再去接受MBA教育。因為這個學生在學校還要待兩年,年齡太大了求職會非常不利。”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項目助理主任謝昊也認為,“80后”讀MBA并不算太早。他表示,“80后”大都初入管理層,知識缺口最大,面臨的問題最多,如果提前具備正規管理知識,形成管理風格,可為后期發展打開通道。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如果把MBA教育作為一項投資,那么越早投入,收益期越長。因為人的工作年齡是有限的,40歲畢業的MBA,工作
到60歲,收益期只有20年;如果30歲畢業,就能增加10年的收益。盡管這名學員40歲前可能也在工作,但與讀了MBA之后的薪水相比,顯然要低很多。不過,也有相當一批學者認為,沒有實踐經驗者很難搞好管理,而現今的MBA低齡化趨勢,正阻礙著MBA畢業生內在質量的提高。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在職考mba流程:四種在職MBA招生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國內雙證MBA)、同等學力申碩(單證碩士)、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和國際碩士。每種方式都詳細說明了適合人群、...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