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都是給外人包裝看的,和超模選美排名一樣,和多好看無關,和花了多少精力和資金公關有關。所以這個雜志你,換個雜志他,市場宣傳時大家都能說自己,真能考上MBA的,這點常識都是有的。就像關注這個帖子一樣,天天查排名,有1%的人樂意離開電腦去清華北大的教室聽一節課,走半天校園,感受文化的區別?光說不練是常態。在都很優秀,差不太多的基礎之上,適合才是最重要的,適合這個事,如同相親、買鞋,不能別人替你去吧。
從風格上,兩校有一定差別,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18分是考上清北的門檻,你的真實能力是8分,表達能力是8分,有2個技能點,你會怎么加。北大肯定是 8-10的多,清華則是10-8。學校這兩年再盡力融合,北大的愛收清華風格,清華的愛收北大風格,但總體上學員的思想是左右不了的,尤其是真正有思想、能考上的學員,每個人都有一個目標。一個小插曲,近兩年北大宣講會的風格非常清華風,務實為主。清華招生辦的風格變成了北大風,各種吹自己的學員來了后畢業恨不得飛上天。誰都希望自己能中性一點,但其實最難做到的就是中性。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有的人看不起光說的(表達能力強),有的人看不起書呆子(實干能力強),但和清北之外的學校比,他們無論是說還是做都高于其他普通學校很多。所謂的歧視,如同其他人答案,無非是每個人認為什么是最重要的不同。一個企業,也要有一個能把公司產品搞好,一個能融資拉錢的。這兩個事哪個重要?我沒看出來,缺誰都不行。能把產品做好是本事,能讓別人認為是好產品同樣是本事。
所謂浮躁,不就是清華說北大光說不練么。所謂清華不行北大,不就是北大在表達上,總是習慣性的說別人不行,自己才是最行么,這是性格的差別。清華性格偏多的人,就算看不起北大,也不說自己比北大好,只會噴浮躁,因為他們嚴謹務實更多一些的性格,決定了他們說不出來清華比北大強的話,他們自己都覺得證據不足。反之,北大性格更多的人,無論在任何場合是不是最牛的,就是好意思說的出來北大就是比清華強,就是好意思說出很多的答案,哪怕毫無證據,至少在氣勢上先占先機。所以你問一個人“清華好還是北大好,一個本來不可能有精準答案的事,無論他說清華好還是北大好,這都是偏北大性格。說不出答案的,就是偏清華性格。
如果一個創業企業,有技術優勢,需要的是清華性格,踏實做事奠定優勢。如果有的是非技術優勢,顯然北大風格能更快的忽悠起團隊,搶占市場先機。在大企業,有些人戲稱北大畢業適合高管,清華是中層干活的,也不全無道理,因為多數人就覺得高管能噴(說服力)更重要。
去年兩校申請人數差不多,今年的申請突然變成清華的申請者遠多于北大,看來踏實做事的人混的不太如意,想進一步提升考MBA的是多數,這不正是當前社會的現狀嗎?如果創業街融資興興向榮,北大需求就回暖了,拉錢技能也是神技啊。最有意思的是,今年這些人還是想去清華,而不是去北大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技能點。而詢問今年考入北大的同學,為什么不去清華提升自己其他技能呢,多數人給我的回答內涵是,我知道自己擅長什么,為什么不讓自己畢業更容易一點,清華的作業量、想混畢業的難度那是地獄級呀。
想起6年前在學校時的一次清北開學后的聯誼,那年還是先筆試,我的分數在清華排了300名,在北大能排到前100,在當年誰對誰錯的考試上,清華人碾壓北大人無懸念。(分數線清華228,北大210,滿分300)。可真當social 場合交流起來,上臺講個話,聊個扯淡的外行不懂的事,那感染力和氣場,在外人眼里,清華人給人的感覺跟30000名的差不多,北大都是白富美和精英范兒,才是MBA。提前面試改革以來,其實清華北大已經中和很多很多很多了。
想要報考MBA的同學可登陸育路MBA院校庫(http://m.quanminpifa.com/mba/school/)查詢招生信息,并且可測試提前面試錄取幾率,也可添加老師微信(xyy558609)直接咨詢。
相關推薦: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上海在職MBA院校學費因院校及項目類型而異。非全日制研究生MBA中,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班)學費32.8萬元,同濟大學學費33.8萬元;非全日制研究生EMBA方面...
國外在職MBA院校有哪些?如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免聯考審核制,語言寬松,適合在職教師等;泰國格樂大學,專科直通,中文授課;美國索菲亞大學,學費低,專業包容;香港...
北京林業大學在職MBA招生要求為本科畢業滿3年、專科畢業滿5年等,學制2年,學費10.8萬元;中國礦大中外合作辦學MBA招生要求本科畢業有2年工作經驗等,學制2...
天津在職MBA報考條件因招生方式而異。同等學力申碩入學時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無需入學考試,但申碩時需本科學歷且獲學士學位滿3年或已獲碩士、博士學位。非全日制研究...
在職MBA上課時間靈活。可通過周末班在周六日隔周上課,或集中班在節假日、寒暑假面授,面授能積累知識、解決難題、擴展人脈,但要考慮距離。也能通過網絡班上課,不受時...
在職MBA學費因類型不同差異大,非全日制在職MBA學費多在2.2萬-39.8萬元;中外合作辦學MBA學費多在15.8萬-41.8萬元;國際碩士MBA學費多在13...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