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稱,到2030年,全球“綠色經濟”各行業中,僅可再生能源行業新增的就業機會就將達到2000多萬個,而推廣有機農業則有可能比傳統農業多提供超過30%的就業機會。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綠色能源發電投資為1400億美元,超過對傳統能源的投資。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跟環保有關的產品和服務市值已經達到1?3萬億美元,在12年內有望翻番。當前,歐美國家正積極發展綠色經濟,美國猶他州的生物技術谷、日本的筑波生物產業區、德國的慕尼黑生物產業區、英國的劍橋生物產業區已經成為綠色經濟群落發展的典型。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2005年推出名為“綠色創想”的商業戰略以來,“綠色創想”產品如海水淡化技術、清潔能源技術和高效發動機等,已經實現了3倍于公司平均增長速度的增長。
發展綠色經濟被歐盟、美國、日本三大經濟體視作瞄準未來的經濟主引擎。美國政府把開發綠色能源列入經濟刺激計劃的重要內容,提出將美國傳統的制造中心轉變為綠色技術發展和應用中心,在2015年前將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量提高到100萬輛;在10年內,美國將投資1500億美元,創造500萬個新能源、節能和清潔生產就業崗位。歐盟委員會今年3月宣布,將在2013年之前投資1050億歐元支持歐盟地區的“綠色經濟”,保持歐盟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英國已經把綠色經濟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最近又公布了以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為目標的綠色計劃。法國環境部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包括50項措施,涵蓋生物能源、風能、地熱能、太陽能以及水力發電等多個領域,計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法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要提高到至少23%,相當于每年為法國省下2000萬噸石油。法國政府還鼓勵在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在2020年之前為法國創造20萬到30萬個就業崗位。丹麥政府要求在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比例提高到30%。日本也提出了到2015年將“環境產業”市場規模擴大到100萬億日元,并將該領域就業人員增至220萬人的計劃。
亞洲的韓國和印度等國在發展綠色經濟中充滿雄心壯志。韓國政府提出加速發展污水處理、綠色汽車、氣候變化應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凈化、生物資源利用及還原、環保、高效資源回收、溫室氣體替代物、生活共識環保產品等十大綠色技術,在2012年前向“綠色經濟”投入350億美元,建設200萬戶具備太陽能熱水器等的“綠色家庭”,并將20%的公共設施照明更換為發光二極管照明。印度能源部正在起草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規定到2010年所有邦發電量中的10%必須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這一比例須提高到20%。一家國際金融機構發布的印度氣候投資機會的報告指出,印度清潔能源部門在2008年至2017年間將吸引投資1500億美元。
誠然,發展綠色經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客觀需要,更是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優化能源結構的重大機遇。以生態經濟和知識產業為基礎、追求人的發展與自然發展和諧的綠色經濟,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們迎接新一輪經濟復蘇和發展的引擎。
如今讓全人類膾炙人口的“綠色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更加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有益于人體健康為特征的經濟。難怪全球各國都鉚足了勁地發展綠色經濟。
美國:巨資支持綠色經濟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施瓦辛格日前宣布,為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加州將在今年內啟動一個“清潔能源工作人員培訓項目”。根據計劃,這個培訓項目將耗資7500萬美元,其目的是在近期內培訓兩萬多名從事可再生能源發展、清潔交通、綠色建筑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這正響應了奧巴馬一直倡議的“綠色新政”。奧巴馬上任以來,在環保問題上頻頻出手,包括加大對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制定嚴格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出臺《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媒體將這些政策稱為奧巴馬的“綠色新政”。在未來3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的產量將翻一番;在未來10年,美國在可替代能源上的投入將達到1500億美元。
9月1日,美國政府頒發了第一筆促進可再生能源投資基金發放,5.03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將促使美國企業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也表示,投資計劃將促使美國清潔能源的發展,從而有助于保護美國環境、增加就業機會和重振美國經濟。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也表示,此舉將提高美國清潔能源的產能,并確保美國在清潔能源經濟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
德國:綠色經濟擺脫危機
在德國各式各樣的車展上,每每有新型環保車參展,都會吸引眾多觀眾駐足觀賞。在那里,環保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
時下,德國也飽受金融危機的困擾,但是,德國政府尋找到了機會,他們要用綠色經濟為本國經濟尋找出路。從長遠考慮制定了新的經濟增長戰略,計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謀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第四屆德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核能安全部創新會議上,德國外交部長瓦爾特·施泰因邁爾與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核能安全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共同打造了一份旨在推動德國經濟現代化的戰略文件。文件強調生態工業政策應成為德國經濟現代化的指導方針,它包含6個方面的內容:環保政策要名副其實;制定各行業能源有效利用戰略;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圍;可持續利用生物質能;推出刺激汽車業改革創新措施及實行環保教育、資格認證等方面的措施。
這得到德國民眾的擁護,調查顯示,89%的德國人支持政府發展綠色經濟走出困境。
日本:本田因環保而盈利
日本本田公司和日產公司日前公布了本年度第二季度的收益情況,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中,本田公司因混合動力車“Insight”等車型熱銷而確保了凈利潤,本田將2009財年集團業績的凈利潤預期從原來的400億日元上調至550億日元。而日產公司則由于未在日本國內銷售混合動力車而入虧損,兩家公司在開發環保車領域產生了巨大差距。
在汽車市場低迷不振的情況下,低價混合動力車上市伊始就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日本的汽車生產商也在加快開發電動汽車的步伐,環保車有可能成為日本汽車產業走出困境的新引擎。
日本政府也強調綠色經濟。今年4月,日本環境省公布了名為《綠色經濟與社會變革》的政策草案,欲也通過實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措施,強化日本“綠色經濟”。草案除要求采取環境、能源措施刺激經濟外,還提出了實現低碳社會、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等中長期方針,其主要內容涉及社會資本、消費、投資、技術革新等方面。此外,政策草案還提議實施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制和征收環境稅等。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