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臺播放“三槍”的拍攝花絮報道,半個多小時內羅列了拍攝過程跟拍、演員對導演的評價采訪等等。覺得電影本身雖然不敢說好,倒是覺得拍一部電影、做一個導演,有很多道理和運營一個公司、當一個好經理有些共通之處,于是也順便理解了為什么有一期HBR上采訪某馬戲團經理兼節目主持人作為案例。
“我覺得一個導演如果不懂得和演員溝通,那么一定搞不出好電影來”,孫紅雷語,意在說明老謀子善于和演員溝通,調動演員積極性。同時鏡頭上播放了老謀子和孫紅雷對某個鏡頭表演方式有分歧時的解決過程,他請孫按自己的方式和導演的方式分別表演一遍,錄像后大家坐下來一起討論哪一個更好,最后孫非常誠服的提出應該按導演的建議表演。
公司也是同理吧,是不是每一個經理都能夠開誠布公的把自己和員工的任何分歧都拿到桌面上,公開的討論利弊并且得到大家都一致的結論呢?是不是大部分經理都武斷的要求員工按自己的意志和方法行事呢?
節目里反復提到張藝謀對初次進行電影表演的幾個二人轉演員不斷夸獎和鼓勵,不斷對小沈陽說“沒問題”、“非常好”、“收放自如”、“形體控制非常到位”等等,即便是某個鏡頭需要重拍,也是委婉的說“已經不錯了,但是還有時間,你再送我一條吧”,小沈陽對此非常感激,說自己對電影表演的緊張感由此一掃而光,并且心懷感激,對每個鏡頭都認真努力的不愿辜負導演的表揚和期待。
經理呢?能夠看到每個員工的長處和努力么?是否經常對員工說“好”呢?你絕對不能期待一個經常受你嘮叨和批評的員工滿心激情的琢磨如何報答你和不辜負你——不暗地里開罵就不錯了。
孫紅雷還提到張藝謀“聽比說多”,提到他初進劇組的時候,要把自己幾個月來對劇本的消化和理解一股腦的倒給張藝謀,張藝謀非常認真的聽取并且討論,孫紅雷對此非常感激。
想想你自己對下屬是說的多,還是聽得多呢?你真的認真聆聽并且思考過下屬的看法么?
而張藝謀對入組演員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安排,從而博得了毛毛等幾個年輕演員的感激,又讓我想起了那些提出“員工滿意度高于客戶滿意度”的公司文化。曾經有一些公司,比如老惠普公司所謂的HPWay,確實曾經把員工滿意度放在公司文化的第一位上,理論背景就是包括蓋洛普等公司提倡的“員工滿意是公司發展的前提”。
當然,如何拍出一部好電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需要的另外一些素質;正如一個公司只有好的經理人沒有好的產品或創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公司。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