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中,這實在正常不過了。對辦學者來說,他眼中的“熱門”,標準很簡單——開設的學校越多,報考的學生越多,此專業最熱門。有校長曾經說,一個專業如果已經有其他500個學校開設,那么辦學者會認為,別人有的專業,我也要有。而不會過多考慮到學生就業是否有前途,專業是否有特色。
他的具體理由,聽起來頗受“教益”。
“第一,一個很多學校都能開設的專業,說明這個專業的開設要求不高,人人能辦。即使辦起來從其他學校找兼職教師也容易。”
“第二,學生根本沒精力認真分析某個專業的特色,他們看到很多學校都有這個專業,自然會相信這個專業社會需求多,是熱門。如果辦一個其他學校都沒有或者很少的專業,向考生解釋專業名稱都要很長時間。”
“第三,專業重復多,學生培養多,就業困難,是肯定的,我們一個藝術專業,六、七年前,只招20多人,現在一年招100人,不困難才怪,雖然有就業的壓力,但是,學生真就不了業,也不可能找學校的麻煩,要應對上級的就業率檢查,哪個學校沒有自己的‘辦法’呢?”
這個校長的解釋,在今天的辦學環境中,聽起來似乎也合情合理。
辦學是一項長久事業,但是追求教育短期效應的高校,比比皆是。辦一個“人無我有”的特色專業,其難度可以想見,更多高校的選擇是,找需求條件最簡單、最容易辦的專業。于是,一時之間,不少高校紛紛開設了所謂的“熱門專業”。今天,開設英語專業的本科高校占所有高校的80%,開設計算機專業的高校超過70%,開設法學專業的高校超過60%。
學校新增這樣的專業,對升本的學校來說,開出了本科層次的專業,體現了辦學“實力”;對準備改“學院”校名為“大學”的學校來說,盡快達到了教育法所規定的大學應該有三個不同學科大類的要求——理工學院增加外語和法學,不就增加了語言文學類和法學類兩個學科大類了么?對準備建設綜合性的大學來說,盡快達到了學科齊全的辦學追求,構建了綜合性大學的學科框架;對于民辦學校來說,依靠熱門專業的效應,不是可吸引大批生源報考,由此獲得學費收入嗎?
因此,對于以上“熱門專業就業冷的”的悖論,受教育者必須有冷靜的思考,不能以“很多學校都開設這一專業”、“學校告訴我們這是熱門”來評價一所學校的專業情況,更不能在考上大學熱門專業的沖動中,根本顧不上分析這個專業的社會需求究竟如何——目前的人才培養規模是不是遠遠大于社會需求,目前的高等教育資源,是不是可以保證那么大規模的人才培養質量——而是等到進了大學之后,發現專業并非如學校宣傳、自己想象的“熱門”,以及自己得不到多少教育時,又無法更換學校、更換專業。
如果當受教育者的所有選擇環節都是自由的,那么還有多少學校,會不遺余力地推出一個已經被大量重復設置的專業呢?反之,受教育者沒有自主選擇權,不能根據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自己的需求自由轉學,那么,學校仍然會以安然的心態享受這種沒有壓力、沒有競爭的辦學環境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