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作者:目前,教育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你對此怎么看?
劉鳴:當前舉國上下高度重視教育,這一方面體現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重視全民文化教育素質的提升,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舉措,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中國社會心理特質。舉例來說,有個朋友去國外生活多年,在各方面都和英國丈夫沒有發生沖突,唯獨在教育小孩的問題上分歧不小。在國外一般不擇校,但她非要孩子擇校。國外孩子一般做完課堂上的功課就可以了,但她還要給孩子請家教,加功課。這可以看出中國不能承受的教育之重,全民關心有助于教育的發展進步,但關心過度就會使教育負擔過重。
作者: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家長都希望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你認為中國的教育目前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
劉鳴:目前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人民群眾極大增長的教育需求與有限的教育資源之間的不均衡。發展中國家辦大教育,教育資源不可能增長得那么快,因此,供需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困難。
另外,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與教師培養的相對滯后,導致相應的教師資源不足。我國高等教育在1998年以后就不斷增長,生師比越來越高,而小班交流、因材施教、師生思想交流碰撞越來越難做到。
同時,現在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有不少弊端。中國學生走出國門,知識量、信息量一點兒都不比國外學生差,但在道德、素質和修養的培養等方面卻出現了不少問題。我們總批評中國的大學生缺乏創新精神,但對于青年學子來說,如果從小沒有懷疑的精神、獨立的人格和批評意識,知識學得再多,也沒有創造性。我曾經接觸過一個美國的老師,他說他很喜歡中國學生,但是有一點讓他很遺憾,就是每次課堂上一提問題,幾十雙專注的眼睛就游離開了。
作者:要解決當前的教育問題,關鍵是要有改革精神。有人說,在一所大學里,沒有創新精神的老師,很難有創新精神的學生,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劉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特別關切、特別重視的問題。師范大學培養的是教師,將來要教書育人。如果教師不具備這方面的素質,培養出來的學生肯定有局限。我們學校在應對國家創新發展戰略上,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改革等方面也在做一些積極探索。
華南師范大學正在進行培養模式的改革,我們有一個基本的理念:要培養理想的學生,首先要實現學生的理想。一方面,我們按大學的要求培養學生;另一方面,不強加給學生,而是要和學生的理想、追求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真正理想的學生。
目前,華南師范大學對于師范生培養采取三塊課程的結構,一塊是通識,一塊是專業,一塊是教育。培養未來的教師,課程設置就要做一些改革。創新由創造性人格及知識構成。要培養創新型的學生,首先要求學校有創新的文化,表現為濃厚的文化氛圍,學科專業之間的兼容打通,多參與社會實踐,才能讓學生不死讀書,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愛好與探索精神。
我們教育教學的改革,圍繞著怎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華南師范大學比較早地進行全面的學分制改革。2000年,學校設立了綜合人才實驗班,打破了通識教育和專業培養的隔閡,人才培養效果較好。
最近華南師范大學在大力推進大類招生改革,21個學院有一半的學院進行大類招生。我們主張“大類招生,綜合培養,逐年分流,因材施教”,因為我們發現中學生在填報志愿時較多地受到學校、家長影響,進校后發現自己不知道將來到底要做什么。華南師范大學大類招生改革為學生創造了開放的平臺,讓他們把想聽的聽一聽,想學的學一學,然后給他們提供自我發現和自主選擇的機會。
另外,學校通過社會實踐、科技創新、文化活動等載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要按教育的規律來組織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善于激發他們從書本之外、社會現實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