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在最近的幾年時間當中,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這樣一種局面:一方面,是沿海眾多地區頻頻在鬧用工荒,招不到人。而另一方面,每年畢業的數百萬大學生,年年都說就業難,找不到工作。與此同時,職業學校的學生卻越來越搶手了,那么在新的教改方案當中,職業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被提出來了。教育產品和用工需求無法接軌,職業教育是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劑良藥呢?職業教育,怎樣才能為我們培養更加實用的人才?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評論員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共同評論。
民工荒與大學生就業難并存,職業教育是不是一劑良方?教改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200萬網友如何獻計獻策?
馬光遠:2020年,職業教育要形成適應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
在這次教育規劃里有對職業教育的大體發展目標,也就是到2020年,它要形成適應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把這個目標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排名里,中國的勞動技能被排在第59位,現在中國的GDP已經即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我們也是一個制造業的大國,但是中國制造的產值在全球占的比例不到10%,勞動從整個生產率來看,跟美國、日本以及德國比較,差距非常明顯。我們現在的制造業生產率不到美國的4.4%,不到日本的4.1%,是德國的5.6%,這對于一個制造業大國來說,根源究竟何在?
世界經濟史的發展歷史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曾經世界上有英國、美國、日本,這三個國家被稱作世界工廠,他們發展的最好階段,或者說一舉成為世界工廠的那個階段,恰好是它的職業教育發展最好的時候。美國取代英國成為第二個世界工廠,它的職業教育也是居功至偉。日本在戰后的42年里邊,它的經濟實現了三級跳,一舉成為世界第二大強國,在教育界有公認的觀點,認為它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占了它的一半。
張力:中國教育會把職業教育納入終身教育的體系以求能夠滿足人們畢生謀生的需要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把職業教育放到這么一個重要的位置,對于中國的教育來說,意味著它會把職業教育納入一個終身教育的體系能夠滿足人們畢生謀生的需要。這也就是說,現在跟人們就業最直接相關的就是職業教育,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還是我們在受完一定的學校教育之后,再回過頭來再接受一些繼續教育和培訓,這些廣義的職業教育,實際上已經成為人們適應工業化社會,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說今后的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性社會有一個連環的話,終身學習無疑,職業教育無疑是這樣一個終身學習連環當中是最重要的,最長的一個部分。
馬光遠:要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首先就必須將人力資源的結構由金字塔型轉變成紡垂型
(《今日觀察》評論員)
現在來看的話,中國什么人最好找?在中國大學生最好找,因為很多人大學生畢業以后找不到工作。那么現在什么人最難找?有些人認為保姆最難找,因為我們現在很多生了孩子都這么說,找一個好保姆的確非常難。現在整個的工人結構呈現一個什么樣的結構呢?是一個正常的產業發展的人力資本的結構,應該是一個紡垂型,也就是說高級技工占35%,中級的占50%,低級的占15%。但我們現在的結構恰好是一個金字塔型,高級的技師只占1.5%,高級的技工只占3.5%,大量的50%及65%的是中級的,低級的35%。
在我國的整個工人結構里,也就是我國制造業的結構里,大量的需要的一些技師不存在,所以從這個結構來看,我們要實現一個經濟結構的轉型,首先就必須改變這個人力資源的結構,從金字塔型轉變成紡垂型。現在我們要成為一個制造業大國,要提高中國在世界產業利潤多元的地位,如果沒有大量的技術工人和技術人員,這種轉型從人力資本上來講很難實現。比如技術的提高,或者其他方面的提高,畢竟人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就有很多組裝的東西,比如說瑞士的手表,我們做組裝就不如人家,因為我們沒有很好的工人。
張力:規劃綱要應理順行業企業對支持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方面強調政府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應盡的責任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面對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冷熱不均的現象,應該從我們當前職業教育所碰到的難點出發。現在有兩大難點,這兩大難點不僅是我們現代化建設當中所碰到的,也是世界上大體工業化國家都共同碰到的,但是那些國家為什么能夠辦得成功,有兩大訣竅:第一個訣竅就是理順企業跟學校的關系;第二條就是確定政府的責任。從現在看來,規劃綱要就是要在理順行業企業對支持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方面,能夠下大的氣力。還強調了政府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應盡的責任,如果這兩個地方到位了,我相信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就會顯著增強。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