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上海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公開征集意見階段即將結束。4月27日,副市長沈曉明做客東方網為市民答疑解惑,并以分管教育副市長的身份表示,2012年始,高考(論壇)錄取將有高考成績和平時成績兩個參考標準。一個是高考的成績,一個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評價的成績。可能開始的時候高考的比重大一點,比方說90%,平時成績占10%,今后慢慢調整為80%、20%,70%、30%,直到調到大致相當為止。大概到2015年之后、2020年之前,高考的錄取依據兩個成績:高考的成績和平時的成績的方式會得到大范圍的普及,這樣的話“一考定終身”的格局將徹底終結。(《東方早報》4月28日)
將平時成績納入高考錄取,毫無疑問,可以使考試評價更加綜合、動態和持續,改變僅以高考成績作為錄取依據的情形。在美國的大學入學評價中,也包含中學課程成績和中學綜合表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高校的招生,實行的是自由申請入學制度,也就是說,高中生的中學課程成績和中學綜合表現,是作為一項指標,由招生學校根據自身的人才培養標準進行綜合評價的。而上海實行的“平時成績+高考成績”評價方式,是和集中錄取制度相結合的,即須將平時成績和高考成績按不同權重“綜合”,得到一個新的分數,以這一分數排序投檔、錄取。這就難免產生新的問題——將一次集中高考分散到中學各個階段,“多考定終身”,所有高中求學期間的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都直接服務于一次高考集中錄取。
這讓我想到此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先生的一次建言,他也曾提到將一次高考分解為多次考試,再把多次考試成績綜合起來進行錄取的改革設想。記得當時的輿論,就批評朱先生的設想是將“斬首”變“凌遲”,意即由于每次考試都與錄取密切相關,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會把每次考試都作為高考來對待,精神負擔無疑會更沉重。
而江蘇地區已于兩年前進行了將平時成績納入高考評價的嘗試,這一嘗試的效果也印證了輿論的擔憂。江蘇于2008年試點的“學業水平測試+高考成績+綜合評價”三位一體的錄取方式,這一力圖讓學生減輕負擔、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改革,已知效果是:學生的負擔更重,高考以前的一道分數門檻變為分數和等級兩道門檻;學生更重視兩門選測課,其他的科目達C即可。
筆者贊成將平時成績納入高考評價的改革思路,但將平時成績納入,應該同步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即打破集中錄取制度,建立“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高校自主招生”的全新模式。對于上海地區的高考改革而言,第一步,可以以現有的學業水平測試為基礎,將其與一本和二本的一般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結合,被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集中高考,這樣,可真正打破集中錄取制度的單一評價標準;第二步,對現有以學科會考為主的學業水平測試進行完善,借鑒SAT,一年可推出多次學業水平測試,著重考察學生的基本能力,同時建立“學業水平測試+高水平大學全部與本科院校一定比例自主招生”的模式;第三步,在上述改革得到公眾認可,具有公信力之后,建立多次學業水平測試、學生自主選擇考試、自主向學校申請、學校綜合評價、自主錄取的高考新格局,真正落實上海教改《規劃綱要》提出的“多元評價、多次考試、自主選擇、自主招生”原則。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如果您正在為孩子的志愿填報發愁,特別是搞不清新高考分數線分文理嗎,這篇文章就是為您準備的。新高考政策下分數線劃分方式發生了變化,我們將詳細解釋分數線是否分文理的...
高考失利如何調整心態?高考失利是許多考生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次重大挫折,面對這樣的情況,考生們往往會感到迷茫、焦慮和失落。然而,高考并非人生的終點,而是人生的一...
新高考改革已全面鋪開,除了新疆、西藏外,其他省份均已實行新高考模式。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選科都是考生和家長必須面對的重要決策。高校招生網將為...
高考改革進入深水區,“3+1+2”模式在多地落地生根。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莫過于新高考3+1+2選科專業對照表,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未來能報考哪些專業、...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