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在日前舉行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強調,今年各地要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他表示,現在各地標準不一樣,教育部完全理解,也充分尊重,方案對當地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利益都要照顧,要制定合理、合法、合情的門檻,爭取多數人認同”。
客觀而言,各地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訂的異地高考標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對于人口流入多、高考競爭不激烈的地區,當地政府和戶籍人口會擔心開放導致人口涌入、本地人的高考利益被侵占、城市不堪重負;對于教育薄弱、享有國家高考錄取政策傾斜的地區,當地政府和戶籍人口會擔心開放導致高考移民——為了打擊高考移民,我國一些地區近年來采取“戶籍+學籍”雙證報名制度,避免有人到教育質量高的外地讀書,再回本地考試;或者把戶籍遷到教育資源薄弱的地區,卻在其他地方求學。
正是考慮到現實利益,我們看到各地的門檻各不相同,人口流入多、高考競爭不激烈的地區,設置很高的門檻,開放通常與居住證掛鉤;而教育質量薄弱的地區,則提出戶籍要求。
可是,這些門檻標準卻不“合法”,也不“合情”。我國《教育法》第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高等教育法》第九條也規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對照法律,限定受教育者高考報名地、各地錄取機會不平等的做法顯然違法。而從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子女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看,讓進城務工人員與其子女因求學、升學問題而分離,人為地制造留守兒童,是很不“合情”的。
要做到異地高考既“合理”、“合法”,又“合情”,就必須調整解決異地高考思路。目前的思路是,在現行高考制度框架下,由地方政府自設門檻。這一做法難免對隨遷子女的父母提出身份要求,因為這可以確定隨遷子女的身份,F在各地的差別只是要求高低不同而已,要求高者,異地高考對當地很多外來人員來說,就是一場夢。但即使是很低的隨遷子女父母工作、住所要求,也會被認為是“拼爹”。可以說,目前的解決思路注定是一個會產生更多問題的思路。
要根本解決異地高考問題,必須改變現在的思路。其一,開放異地高考應該由國家層面主導,由國家層面制訂開放的門檻,并根據門檻高低,在全國范圍內協調高考錄取指標。國家主導原則不確立,教育主管部門把開放的權限交給地方,地方很可能隨意對待“交差應付”,而教育部門對此也無可奈何——本來應該國家層面解決的問題,交給了不能解決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能說什么呢?
其二,推進高考制度改革,打破現行高考錄取框架。筆者一直建議,我國大學可實行分類考試、招生,全國重點大學不再把招生名額投放給各省,而是實行全國范圍內的統一招生,具體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全國統一測試+自主招生”。如此,考生可在任何地方報考,平等錄取(針對教育薄弱地區的學生,可采取專門的計劃和設立地區教育因素指標進行校正),避免因高考錄取而引發的高考移民、人口流動;高職高專從自身發展出發,實行不設戶籍限制的“注冊入學,申請入學”,培養實行“寬進嚴出”;地方本科院校可采取原有考試錄取方式,把更多招生名額投放給本地。只有推行高考制度改革,打破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才能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平等的升學考試機會。
更多高校資訊信息,請訪問育路教育高校招生頻道
編輯推薦: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海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職(?疲┡胀惼叫兄驹竿稒n后,部分招生院校出現生源不足的情況。為完成招生計劃,給考生增加錄取機會,海南省考試局決定組織考生進行...
根據第一次征集志愿錄取情況,我省?婆纹胀、體育類、藝術類(含音樂類、舞蹈類、美術與設計類)尚有部分缺額計劃。經研究,省招生辦決定對專科批次進...
本文探討2025年復讀一年能提高多少分,分析不同分數段的提分情況,指出低分段學生平均可提升20-40分,中分段學生平均可提升50-80分,高分段學生平均可提升2...
高考失利如何調整心態?高考失利是許多考生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次重大挫折,面對這樣的情況,考生們往往會感到迷茫、焦慮和失落。然而,高考并非人生的終點,而是人生的一...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