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有了巨大進步。據介紹,2012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462余萬人,他們工作在53萬所學校,支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為我國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然,還有不少難題:城鄉差距比較大、農村教師留不住;作為破解校際失衡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師流動制度執行起來有困難;校舍、辦公設備等硬件補充起來相對容易,但師資的培養卻跟不上……在第二十九個教師節之際,我們推出系列報道“老師,您好嗎”,關注教師生存狀況、直面教育待解難題。首篇關注農村師資流失現象。
敬愛的老師,節日快樂!
——開欄語
鄉鎮及以下農村中小學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增幅低于縣城41個百分點;截至2011年底,中學一級和小學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比2006年減少了25.19%;有4個縣的13個農村教學點分別只有1名教師,負責教授一到三年級學生的全部課程……這些數據,是山東省審計廳在日前舉行的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義務教育法執法檢查會議上透露的。其折射出的,是農村優質師資向城鎮學校流動、教育資源日益失衡的嚴峻現實。
不僅如此,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更多問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任重道遠。承載著農村兒童成長希望的農村教師隊伍,怎樣才能穩定下來?為此,記者近日走訪了山東省惠民縣的部分農村學校。
年紀大
惠民縣一半以上的農村小學教師超過40歲
今年56歲的崔連民,是惠民縣姜樓鎮崔寨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從1977年拿起教鞭,他經歷了從民辦教師到公辦教師的身份轉換,也見證了合校并點的進程,在三尺講臺一站就是36年。
“現在還帶著一個60人的班,既教語文課又當班主任,跟年輕教師的工作量差不多。”崔連民坦言,自己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這么大年紀,一是知識層次達不到,二是也有點耳聾眼花了,影響教學質量。”
不過,像崔連民這樣的老教師,目前在崔寨小學仍然是絕對“主力”。全校總共26名教職工,平均年齡達到了46歲,40歲以下的僅有3人。
類似情況,在惠民縣的農村小學極為普遍。縣教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縣農村小學教師中男45歲、女40歲以上的有1254人;男35—45歲、女30—40歲有684人;男35歲、女30歲以下的有518人。也就是說,3個年齡段的比例為5∶3∶2,教師隊伍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
孫武街道第二小學校長李申民此前在大孫小學當校長,當時全校最年輕的教師也已經35歲左右。“老教師的年齡一天天增加,但年輕教師的數量卻不增;幾乎年年都有退休的,但未必每年會有新來的。”李申民說。
盡管如此,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任務卻在不斷加重。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各學校基本上都開設了包括英語、音體美在內的十幾門課程。與此同時,代課教師已逐漸退出農村教育一線,客觀上也給各學校的日常教學帶來了一定壓力。
“師資不足,尤其是專業師資缺乏,但課還得開,只能教師兼課或壓縮課時。”姜樓鎮教委副主任朱安星說。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