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清華簡”研究又有重大發現,包括一種占筮方法,及截至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這是記者從7日在京舉行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自2008年7月入藏并開始保護整理,內容多為經、史類典籍,約2500枚。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科研人員的努力下,自2010年底開始,清華簡整理報告每年出版一冊,此次出版的第四輯報告是清華簡整理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說,此次發現包括一篇題作《筮法》的文獻,記載了一種盛行于戰國時代楚國、不同于《周易》的占筮方法。這篇文獻保存良好,沒有明顯缺損,入藏清華時全篇大部仍維持原來成卷的狀態。全篇文字分欄書寫,并且附有插圖和表格,體例猶如一幅帛書。簡文詳細記述占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數字卦表現的占例。數字卦的形式與天星觀、包山、葛陵等楚簡中的實際占筮記錄一致。其中八經卦的卦名類同于《歸藏》。這為先秦三《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此外,《筮法》還有將八卦分置八方的卦位圖,在迄今所見《易》圖中是最早的。另一篇題作《別卦》的文獻記載了六十四卦卦名,對于《周易》卦象、卦名、卦序以及經卦的衍生研究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據介紹,竹簡中另一篇題作《算表》的文獻,利用乘法交換律原理,能快速計算100以內的兩個任意整數的乘積,還能計算包含特殊分數“半”的兩位數乘法。
全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郭書春表示,《算表》填補了先秦數學文獻的空白,是目前所見到的我國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和實用算具,不僅比目前能見到的古代十進制乘法表年代都早,而且其數學與計算功能也超過了前幾年發現的里耶秦簡九九表和古代其他乘法表,在當時世界范圍內也是相當先進的,是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算表》為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數學的第一個高潮提供了佐證,使國內外否定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虛無主義態度不攻自破。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