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高校招生頻道,為考生提供專業的報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高考好專業 名校招生 在線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北京: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可自主處置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4-09-25 09:51:10

  幾十年創業,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深知,在各地進行產學研時,高校、院所頭上始終懸著“四把劍”。

  “一是無形資產視同有形資產管理,擔心國有資產流失,無法實現有效的成果轉移;二是高校干部與國家機關干部同樣管理,無法實現連人帶土的轉移;三是人才雙向流動的制度通道不通,大學教授帶成果轉移到企業,但卻回不去了,影響轉移積極性;四是科技人員致富沒底氣,職務發明通過什么樣的機制轉讓給個人及團隊?現在不是比例多少的問題,而是定心丸問題。”

  作為中關村的一名老兵,王小蘭知道,“這些問題不解決,從事基礎研究及應用研究的科研人員就沒有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企業創新將成為無源之水”。

  改革,就要拿掉這些懸在高校、院所頭上的“劍”。9月24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向社會發布。《意見》明確規定,除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之外,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由承擔單位依法取得。賦予承擔單位自主處置權。

  爭議: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到底歸誰

  “社會上很多人擔心,屬于職務發明的科技成果要轉化,算不算國有資產流失?”作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孫逢春聽到了很多“顧慮”。

  從2011年實施的南京“科技九條”開始,他談到了各地對于科技成果的改革。在他看來,“科研人員雖是發明專利第一完成人,但職務發明成果作價入股,牽扯到國有資產管理,環節多手續繁,還有政策風險”。

  他所說的政策風險,指的是各地改革中關于國有事業、企業單位有關職務發明成果的收益歸屬條款,與國家的相關規定有沖突。

  2007年,我國修訂的《科技進步法》被稱為中國版的《拜杜法案》,其中明確規定,高校作為財政資金資助項目的承擔單位,享有財政資助科技項目中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但是,這部法律在執行中卻因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而受阻。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高校以科研成果作價入股視為無形資產,納入國有資產管理,都須審批并上繳相關收益。

  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到底歸誰?

  在此之前,北京一直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改革。2010年,北京探索開展科技成果處置權限改革試點,明確了市屬科研單位對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進行產權轉讓或注銷產權,包括調撥、捐贈、出售和轉讓等,但對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限有明確限制: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在800萬元以下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有關規定自主進行處置,報市財政部門備案;而一次性處置800萬元以上的,仍需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市財政部門審批。

  不過,科技成果的時效性,決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緊迫性,審批環節手續繁瑣,往往會導致錯失科技成果轉化良機。與此同時,由于政府和科研單位之間對科技成果產權關系不明晰,科研單位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時瞻前顧后、畏手畏腳。

  “改革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是對科學規律的認識和尊重。”在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看來,“原有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存在的合理性,發展過程中逐步成熟細化,‘安全,保險’了,但當它們成為創新的阻礙,形成了藩籬,就必須破除,必須改革,必須創新。”

年招生 在線報名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推薦
    .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 思思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 亚洲午夜精品A品久久 | 女同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