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哈爾濱工程大學踐行國防教育 唱響強軍戰歌
——記海軍國防生見習代職訓練
前言:多年來,國防教育學院堅持以服務國防為目標,以軍隊需要為向導,以內涵建設為根本,從改善和提高軍隊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和科學文化水平的高度,努力形成符合我國國情、具有我軍特色的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為部隊不斷輸送大量可靠、頂用的人才。實現強軍夢,首要的是堅定理想信念。今年是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為提高國防生到軍隊后的第一任職能力,促進部隊用人需要的銜接,強化國防意識與使命感,提高綜合能力,學院組織即將畢業的指揮類國防生參加見習代職訓練,讓他們近距離感受軍地基層工作和生活,用軍隊基層文化培養國防生樹立肯于吃苦、甘于奉獻的工作意識,做好扎根基層的思想準備。
不久前,35名大四國防生在旅順海軍基地圓滿完成了代職鍛煉,回到學校。在代職鍛煉的18天里,國防生們熟悉了部隊日常訓練和教育管理的內容和程序,了解了帶兵的方法和技巧。經過這痛并快樂著的18天,國防生們和準軍官的距離,又進了一步。
準軍官 初體驗
到達旅順基地后,國防生們被分到不同單位的不同崗位,初次進入基層部隊,大家對連隊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對即將開始的見習代職訓練也有著很多的向往。安排好住宿后,大家收拾好自己的內務,望向窗外的大海,興奮地感慨道:“我也是住過海景房的人了。”然而,等待他們的,遠遠不只是眼前的這些美景。
幾天后,大家意識到,部隊生活機械又枯燥、簡單又無聊。從早上起床出操到晚上熄燈就寢,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吃飯必須集合帶隊,正課時間不許回寢室,不站崗時不許在床鋪上休息,等等。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站崗和訓練,實在找不到激情和熱血的環節,也找不到影視節目中那種英雄的感覺。但國防生們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國防生毛英奇說:“作為一名軍官,我們必須積極適應部隊的生活。既然選擇了國防生這條路,就要風雨無阻地走下去,用實際行動實現自己的報國理想。”接下來的日子,國防生們苦中作樂,不站崗時,就去幫官兵刷油漆;晚飯后,三三兩兩的結伴練習體能,有時候跑的興起還會唱幾嗓子軍歌;訓練時感覺枯燥了,就把腦袋放空望向大海,看看飛過的海鷗,每天過著這樣充實的日子,他們早已忘記了苦。
在學校,國防生們很少有機會進行真正的帶兵訓練。在見習代職過程中,大家主動與部隊干部進行交流,向他們請教帶兵的基本方法。國防生滕瑞翔表示:“在學校時,我只是偶爾對學弟們進行講評,這次來到基地,終于有機會看到部隊干部是如何帶兵的。有一天,一名士兵早操溜號,導致整排隊列不整齊,連長要求他加跑3公里。我以為事情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午飯后,連長又找他談話。原來,連長在午飯時發現這名士兵吃的很少,狀態也和平時有很大差異。通過談話,連長了解到該士兵的母親生病了。連長對他進行安撫后,這名士兵精神不再恍惚,及時地避免了工作、執勤時出差錯。我意識到,要想帶好自己的兵,就要在嚴格管兵和以理服兵的同時,知兵、愛兵,從士兵的根本利益出發,通過政治上的幫助、生活上的體貼、能力上的培養等多種渠道,不斷激發官兵的上進心,為其學習和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幫助。走上工作崗位后,我也一定會把這種思想融入到工作中去。”
增見聞 學精神
見習代職期間,國防生們還參觀了白玉山塔、旅順博物館、日俄監獄遺址和萬忠墓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早上五點三十分,天剛剛擦亮,國防生們已經站好了隊伍,準備登白玉山參觀白玉山塔。空中一直飄著小雨,山路濕滑,山風凜冽,雖然寒冷而又疲憊,大家卻一邊唱著歌,一邊互相攙扶著往上爬,直到白玉山塔慢慢地出現在大家的視線里。白玉山塔是日軍在日俄戰爭之后為炫耀功績,為紀念死亡將士而修建的“表忠塔”。這成為日軍侵略中國的歷史罪證,那一刻,同學們的愛國情懷更加濃烈。
國防生們還參觀了旅順博物館中的關東廳舊址博物館、中蘇友誼塔和關東軍司令部舊址。珍貴的歷史圖片、圖表和實物,展示了日本關東軍從其建立至滅亡的歷史,揭露了侵華日軍、特別是關東軍的罪行。看著這些讓人心痛的歷史,國防生們暗下決心,一定要不斷加強自身素質,增強未來的軍隊實力,正可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萬忠墓紀念館,是為紀念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慘遭日軍殺害的近2萬名中國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戰爭100周年之際新建的,整個陳列真實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在旅順制造慘無人道的大屠殺的罪惡行徑。走出萬忠墓紀念館時,國防生王亞瑞望著門口刻著的“旅順,一座駭人聽聞的城,一座尸積如山的城,一座鮮血凝固的城,一座殊死抗爭的城”感嘆道:“日軍在旅順進行的大屠殺,使得原本安靜祥和的地方變得凄涼悲慘,我們沒有經歷過去,但一定不能忘記這段悲痛的歷史。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沒有機會像英雄們一樣為國家獻出自己的生命,可是他們甘于奉獻,舍身取義的精神是我們必須學習的,而且是必須具備的。”
將離別 情難忘
訓練期間,國防生們發揮自身的文體優勢,給基層部隊里單調而機械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歡樂。國防生們給部隊官兵講述大學校園中多姿多彩的學習生活,部隊官兵向國防生們描繪部隊里精彩的大比武;李昂以攝影特長,為部隊官兵拍攝宣傳照片;擅長PS技術的王力鑫為官兵演示作圖技巧;健身好手周冠英和部隊官兵交流健身方法,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宋大鵬接下畫板報的任務;杜朋和炊事班一起為官兵包包子,還抽時間幫忙洗菜擇菜。中隊教導員稱贊他們說:“國防生是部隊的新鮮血液,他們為部隊注入了新活力、新思維。”
短短18天,國防生們融入了部隊官兵的生活,有了深厚的感情。官兵們怕剛來的國防生不適應旅順潮濕的環境,晚上睡覺時把自己的被子借給國防生;大家一起學習新的國防歌曲,一起賽歌;晚上聊天,熄燈哨一響,大家馬上回到各自鋪上,場景慌亂;為了爭做內務標兵,把被子疊成“豆腐塊”,國防生將水灑在被子上……部隊里的日子,粗糲的感情最容易碰撞出眼淚,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都足以讓你心中充滿感動。
離別的晚上,官兵們默默地把大家的行李裝上了車。大家沒有說一句話,只是深深地擁抱著。對彼此而言,他們并不是匆匆的過客,而是這段軍旅生涯里一段美好的記憶。這應該就是為什么部隊可以讓人那么快成熟的原因之一,因為它教會大家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后記:今年7月,又將有一批颯爽英姿的國防生走進軍營,大一時的長春集訓、大二時的航海實習讓他們在身體和心靈上基本適應了部隊的生活,這次大四赴旅順海軍基地的見習代職鍛煉,則是他們進入部隊前的最后一次“加鋼淬火”,是給他們上的為官帶兵的“第一課”。從大一到大四,從校園到軍營,從身體到精神,從智力到意志,我校海軍國防生們與成為一名合格軍官的要求越來越近了。他們在堅持和堅守中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蛻變,在即將到來的軍營生活中不斷地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軍人努力著,唱響了新一代的強軍戰歌。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